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三十章 揉鐵如面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一百三十章揉鐵如面所有人都到位了。一番禮儀之後,蒸汽機開始執行了。蒸汽機驚天動地的動靜,自然不會多說了。黃子澄在蒸汽機後面驅動汽錘。在蒸汽機的驅動之下,一整塊鐵,就好像麵糰一樣,要扁就扁,要圓就圓。不過一會功夫,就將成型的鐵甲。送到了皇帝手中。朱元璋用手指捏了一下鐵甲。堅硬的鐵甲上還有一絲絲金屬反覆摺疊的餘溫。朱元璋隨即讓人將這些鐵甲,遞給下面的人。挨個看過。朱元璋說道:“黃子澄。用了這些機器,打造鐵甲速度能提高多少?”黃子澄說道:“臣現在還說不好。畢竟這機器並沒有完全測試過,不過,以臣看來,最少能提高十倍。”之前用水力驅動機械鍛造,雖然也能加工鐵甲,但是速度與能力,都有侷限的。水力鍛錘的力量與頻率,根本不能用蒸汽機驅動的相比。而加工的鐵甲也不一樣。別人看不出來,但是黃子澄也看出來,這鐵甲質量更高,更薄,更輕。防禦力更好。而且能夠冷鍛了。要知道水力鍛錘,想要加工的話,需要想將鐵塊燒紅。才能下錘。而今省了這一道工序,帶來的影響,到底有多大。黃子澄一時間也想不清楚。鋼材質量有一個極大的提升。何夕之前想過,直接鍛造火炮,成為可能。這樣的火炮,會更加輕便,威力更加大。甚至,何夕所想的那種,輕便的,能夠隨軍的步兵炮,成為了可能。等等的,加工鐵甲的速度變快,甚至是其中影響最小的一項。朱元璋說道:“諸位以為如何?”方孝孺目光掃在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臣身上,這個老臣深吸一口氣,說道:“陛下,臣以為不如何?”朱元璋目光一凝,目光掃到太子,方孝孺,隨即凝聚在這位老臣身上,說道:“徐卿,此話怎講?”這位老臣這幾年都要退下來了。可以說是謹慎了一輩子,才躲過了建國以來,屢次大風波。走到了現在。而今今日敢說出來,可見方孝孺下了大功夫了。這位老臣說道:“臣以為有恆產者有恆心,欲天下太平者,令天下百姓皆有恆產,田畝所出,產也。機杼所出,亦產也,工匠賴以生者,亦產也,而今一機出,十倍於之前,則奪十人之產,千機萬機出,則奪千人萬人之產。是以天下不安,社稷不寧。臣以為陛下當封此妖物,使天下得安。”此言一出,下面的人也議論紛紛。有很多人有贊同之意。這就是方孝孺所言的,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。其實,這個老臣在很多概念上,做出了延伸,這個延伸不是他做的。而是方孝孺的解釋。恆產地,產是產業的意思。而方孝孺做出延伸,詮釋為工作機會。謀生的手段。雖然說,方孝孺這裡的解釋,是片面的,是靜態的。畢竟,每一次工業革命,固然會淘汰了很多工作機會,但也會創造很多工作機會。形成社會的動態平衡。但問題是,對於被淘汰的人,很難得到新的工作機會。他們不可能從整體宏觀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。而大明朝廷的官僚們,一來未必能看出這個問題,二來,即便是看得出來又如何?官僚本身,是不願意多做改變,節外生枝的。所以,方孝孺藉著這個老官僚的一番話,得到了很多人贊同。朱元璋並沒有回應,而是目光在解縉身上一撩,解縉立即好像身上著火一般站了出來,大聲說道:“徐大人此言差矣。天下之道,順之者昌,逆之者亡,此物既然已經出現了,朝廷不用,則必有他國用之,昔日一漢抵五胡,乃鐵兵之用也,柔然,突厥,契丹,之所以雄霸北方,蓋鐵之用也。是以北方日強。乃於宋季之辱,今得此物而不用,何以得鐵兵而持銅兵,必為後世之患,為天下笑也。”解縉作為何夕放在京師的喉舌,他的立場與根底,都不用說了,這個場合,這樣的言辭,解縉不出來反駁,根本無法向何夕交代。甚至無法向朱元璋交代。只是雙方不可能因為一句話就下結論。於是你來我往的一番爭論。只是朱元璋已經沒有心思聽了。這種場合的爭論,與其說要爭論出一個結果,不如說是表明自己的態度。朱元璋咳嗽一聲,說道:“好了。”所有人都安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