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三十四章 諸王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在我,那麼,這一件事情,就不用再說了。——舊港。周王在碼頭上,等待了很長一段時間。他等的不是別人,正是楚王。周楚兩王,乃是南洋強藩。而兩藩之間路線則大有不同。周王在舊港,做的移民,儘快能將南洋漢人聚集在舊港,並下大功夫進行水利建設,對舊港外的河道進行修整,努力將舊港城外氾濫的河道,改造成為江南水鄉。這是一個大工程。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做到的。周王這些人年並不是沒有成果的。最大的成果,就是讓舊港成為了南洋糧食散集中心。一方面,自然是舊港的糧食產量提高了很多。有了足夠的本錢影響米市,另外一方面,就是舊港所在的位置,能夠承接爪哇,還有印度洋地區的糧食。要知道,東南亞地區,很長一段時間,爪哇都是重要的糧食產地。這也是爪哇在南洋諸島之中的特殊位置的來源之一。只是周王這樣做,也有一個不好的影響。那就是周王軍力羸弱,只能依靠南洋總督,周王與南洋總督府關係特別緊密,甚至親如一家,周王已經準備為世子,取陸家的女兒了。而楚王完全不一樣。楚王在爪哇,卻是入鄉隨俗,從俗而治。楚王一開始,就與當地大族聯姻,娶了很多當地印度教美女,將很多當地大族拉攏為楚王的大臣。當然了,這些大族自然是牆頭草,在爪哇東王西王之間,搖擺不定。而楚王,以自己本部精兵作為核心,將這當地附從兵作為羽翼,數次作戰,平定下面的諸侯。一時間聲勢浩大之極。甚至影響到了東王與西王之間的戰爭。讓爪哇之戰,從兩強分治,變成了三足鼎立。楚王更是在很多儒生的建議之下,確立周制,也就是封建制度。楚王所在的地方,作為王畿,將周圍諸侯們,分別封為諸侯,確定每一個諸侯的義務。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體系。並將當地漢人,與楚王自己的姻親,放在重要的位置上。這也是楚王能夠吸引很多當地部族,投向楚王的原因。前文也說過,東南亞地區文明程度與中國春秋時代相差彷彿。政治結構上,其實不管是,哪一個王朝,能控制的也不過是自己的核心地區,對於偏遠的地方,都是難以控制的。地方離心力與中央集權的分歧,讓很多所謂的帝國分崩離析,滿者伯夷的分裂,也未必沒有這樣的原因。再差的秩序,也好過沒有秩序。楚王就是建立一套,尊尊卑卑的上下秩序,甚至楚王與諸多諸侯,歃血為盟,盟天而誓。確定了雙方義務。這一套體系,給楚王帶來最大好處的,是對外島地區的吸引力。雖然說,爪哇島上的一切,是南洋地區核心。但並不代表,印度尼西亞群島其他島嶼上,就沒有一點力量。這顯然是不現實的。只是,南洋其餘島嶼的力量,比起爪哇島差太多了。即便是到了後世也是一樣的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