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六十八章 寶鈔改革總原則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司的人最少要過萬。而銀行司所需要的人,可不是尋常人。最少是識文斷字,數學上也不能太差。一旦算錯賬了,那可是災難性後果。這些人從什麼地方來?遼東培養出來的那一點點人,是遠遠不夠的。而且何夕也要考慮一件事情,那就是銀行的成本,養這個大銀行,也需要成本的。說不定,比養數萬大軍耗費還要多。這個成本何夕也要核算進去。何夕說道:“諸位覺得,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?”姚廣孝忽然從手中抽出一柄摺扇,在手中轉了幾下,嘩啦一下開啟,又嘩啦一下砸在手中,說道:“大人,北京既然是北京,南京有國子監,北京是不是也要有一個?”何夕說道:“北京國子監?”姚廣孝說道:“正是。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。”何夕看著姚廣孝,似乎明白,似乎又不明白,說道:“國子監的生員也不適合啊。”姚廣孝說道:“大人過慮了。陛下會考慮大人的想法的。只要有一個合適的理由。”何夕目光掃過其他人,其他人目光流動,看著何夕都沒有說話,但眼睛之中都透漏出支援的意思。在很多其他方面上,姚廣孝的能力並不算出眾,但是在政治鬥爭,算計人心上面,姚廣孝是何夕手下,不做第二人想。姚廣孝這一句話,是給何夕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嗎?是,但也不是。是建立起後備力量,建立學術大本營。想讓何夕之學,成為北方正宗,從而與儒家分庭抗禮。前文也說過北方的情況,已經常年的戰亂,北方在儒家看來,都是風氣淺薄之地,也就是不是太在乎儒學那一套,甚至在元朝的時候,看似元朝重儒臣,其實在元朝看來,儒臣與道士,和尚,天主教放在一起的。是一種宗教,而不是一種政治學說。甚至儒臣們與回回商人出身大臣鬥法的時候,都要到生死相搏的地步。很是悽慘。所以北方,並沒有那麼強大的儒家力量。如此一來,官府主導的學說,就很容易佔據上風。比如說,何夕的學說。何夕的學說在遼東好推行,那是因為遼東上下,本來就沒有多少讀書人。也沒有多少人在乎什麼儒家正宗。很多人為了吃飽飯,不介意去關外投奔蒙古人,投奔女真人。哪裡在乎是不是儒臣了?國子監是大明最高學府,不管是南京國子監,還是北京國子監在這一點上地位都是平等的。而南京國子監雖然在何夕手中的,但本質上在宋麟手中,宋麟這個在學術上的成就有限,但是在身份上比較特殊,是宋訥的兒子。有宋麟在,很多儒臣不會太難為他。同樣的,宋麟的支援也不會太過分。這也是為什麼,南京國子監之中一直有反對何夕的聲音。只是不佔主流而已。何夕也不可能真強硬的將所有的聲音給壓下去。畢竟,思想是殺不死的。南京國子監的地理位置,就決定他們不可能不受外界的影響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