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元帝的心思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那一條。”
蠻子海牙說道:“去帝號。稱臣。”
天元帝沉默了好一陣子,他撫摸著自己身邊褪色的龍椅,嘆息一聲,說道:“罷罷罷,要虛名有何用?”
其實這虛名還是有用的。
正因為這個虛名,他才是草原共主,雖然而今並沒有多少實力。不能掌控草原群雄。但是這個名分依然是一柄利器,只要有了實力,就能統一草原的利器。
當然了,這個名分也有弊端。
如果不是這個名分在,大明為什麼會追著他打。那種不惜打到天涯海角的氣勢,就是因為大元皇帝的虛名。
一旦放棄這個名聲,固然,有議和成功的可能。但同時也放棄了,對偌大草原名義上的統治,甚至從此之後,連兀良哈這樣的部落,也不會聽元廷的招呼了。既然都稱臣。他們直接投靠大明不好嗎?
為什麼要一個投靠大明的元廷做中間商賺差價?
只是,對天元帝來說,活著才是最重要的。
蠻子海牙說道:“那戰事?”
天元帝說道:“此非你可知,你只需派人去談便是了。戰場上的事情,全部交給太師了。”
天元帝還是很清醒的。一手戰事,一手言和,能戰方能言和。即便和談,軍事上的行動也不能停止,甚至還要加強。
元廷種種變化,何夕與燕王是不知道。
燕王雖然想立即離開北平。但是事實證明。不可能的。
何夕的身份地位,與太子的關係在,有很多人想見何夕,而且何夕與開海一派勳貴的關係密切,更何況,南京解縉與丁顯兩人的鬥爭激烈,已經將很多士大夫給捲了進去了。
對於開海這一件事情,利益相關,很多勳貴也很重視。
自然要與何夕溝通。
至於其他官場上的迎來送往,更是不能少了。
最少何夕的地位還沒有到,可以不給任何人面子的地步。
於是,即便何夕緊趕慢趕,花了近十日,才將在北平的事務處理完了。與燕王一起去營口。
不過五日光景。他們已經到了營口。
很多事情都是熟能生巧的。航海也是如此。而今渤海已經成為最繁華的海灣之一,從天津到營口,更是最繁忙的路線,最主要的運輸原材料。棉花,麻料等等。然後從營口運輸商品回去。
如棉布,麻布,豆油,紙張,木材等等。
可以說,這個時代很多原材料都是土地裡種出來的。遼東農業已經嚴重拖了遼東工業的後腿,可偏偏農業生產,並不是一日兩日就能擴充的。所以,遼東與北方之間貿易往來就非常頻繁了。
雖然說,與南方比較,北方是地廣人稀,物產不豐,但是不管怎麼說,北方這些省份,也有一千多萬人丁。大規模遷民屯耕開荒,也過去了十幾年了,早就進入收貨期了。
朱元璋二十年的經營,還是有一些東西的。
於是,何夕之前依靠南方海商供應原材料。但是這一段的時間,此消彼長之下,與北方的貿易反而更頻繁了。
燕王並不知道其中的變化。
反正他從天津上船到營口,在船上過了兩個晝夜。幾乎每天都能看見船隻。讓他有一種,從天津到營口,船幾乎都挨著船了。
這種情況,在南方一些繁忙的河流之中,其實很常見的。比如進入蘇州城的幾條河流,如果有幸在繁忙時節這些河流的船上,也能感受到,原來在大明,或許沒有堵車。但是堵船,已經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了。
但是這種情況,在北方卻是很難出現的。
燕王嘆息一聲,道:“何弟,要不你來幫我吧,將來你我聯手,橫掃西域,打下一個大大的天下。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