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三十四章 勳臣之後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所以劉璟到了遼東,一定能與何夕混到一起去的,即便是他未必認同何夕的思想方法,但也不會拖後腿的。能很好地完成太子的想法。

朱元璋聽了,說道:“你倒是提醒我了。就他了。遼東都指揮使,就吳高吧。”

朱元璋吸取了歷史上的教訓,用更加靈活的手段處置勳貴。而今看來,還很有成效。很多勳貴在海上的紙醉金迷之下,在很多的方向朱元璋讓步。否則清丈這一件事情,也不會這麼容易。

須知,而今在明朝,真正擁護大面積土地人。有兩類,一類是江南大族。人丁興旺,一聲招呼,方圓幾十個村子,數萬人丁都能匯聚起來。聲勢浩大。這種大姓,看上去沒有一個人擁有太多的土地。但是合起來,不容小窺。

另外一類,就是新朝新貴了。

說的就是勳貴這批人。

歷史上朱元璋臨死之前,非要將這些人殺個精光,雖然過分了。但是朱元璋並沒有老糊塗。是有原因的。土地作為古代最重要的生產資源。土地是否在朝廷手中。這是關乎一個朝代的生死存亡。

朱元璋眼睛裡面不容沙子,親手培養出的兒子,又已經不在了。面對過分軟弱的孫子,他的選擇也很少。

但是而今不一樣了。

勳貴作為一個集團固然存在的。但是李善長一死,將這些人聯絡起來的樞紐不在了。再加上,朱元璋的分化瓦解。勳貴內部紛紜,各派系都有。已經形不成合力了。

但是李善長之死,這一件事情是後遺症的。

是的。天下人很多人不知道是怎麼回事?但是並不代表勳貴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?夜深人靜的時候,這些老臣們未必不覺得心寒。

朱元璋早就想放出一些訊號,安撫這些老臣們了。

畢竟,朱元璋改了主意,用殺戮解決不了問題。用其他方法,就要注意一些分寸了。

放出什麼樣的訊號。朱元璋還沒有想過。但是此刻忽然想到了,開國勳貴之中,有一批人。他們戰功赫赫,但是死得早。這些人之中,有人的還在軍中影響力巨大。比如常遇春。他的影響力已經被藍玉繼承了。

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常遇春這樣厲害角色。

人走茶涼,也是自然而然的。

當然了。並不是說這些勳貴們的日子,不好過。是的,比起平民百姓,他們的日子相當不錯。但是,對於他們父輩在時,卻是天上地下了。這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。

歷史上朱元璋大清洗的時候,也將這一批人給清洗了。

而今朱元璋卻改了主意,他要的是分化,分化,再分化。讓勳貴之中,沒有大山頭。這些勳貴豈不是很好的棋子。

他們的父輩已經去了。即便兒子們再爭氣,大體上是永遠比上他們的父輩的。畢竟開國一代,乃是風雲際會。用無數性命淬鍊出來的人傑。後人很難相比的。所以,一些老臣們敢做的事情。這些年輕人是不敢做的。

老臣們只會覺得,這天下是我們打下來的。但是這些年輕人卻會覺得朱家天下是天經地義。因為,這些人年輕人出生的時候,就是朱元璋統治下長大。

與老輩們的視角完全不一樣。

老一輩子都亂世視角。而今雖然天下太平,但是一旦出了什麼事情,拍板起兵,或者來個宮變。並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。畢竟他年輕時候,這都是家常便飯,俗稱火併。

誰沒有見過,哪家沒有啊。

但年輕人天然覺得朱家天下,很難有這種心思,即便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,也決計不像老一輩那麼輕鬆決斷。

這一群父輩死得早的勳貴們,雖然影響力大不如之前了,但是爛船還有三分釘。父輩的遺澤還是有的。將他們抬出來,直接影響的是誰?自然是這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