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三十三章 人選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朱雄英慪著氣拼命算賬,而何夕的奏報,也飛過千里。到了朱元璋的御案上。裡面的內容,不過是彙報葉旺之死,請身後事撫卹,還有就是遼東設縣的可能。
朱元璋看了一眼,也是嘆息一聲。
說實話,葉旺這個人。朱元璋已經沒有印象了。但是他卻知道,葉旺與他年齡相差不大。算是同齡人了。朱元璋的嘆息,並不是為葉旺而嘆,而今是為自己嘆息。
歲月催人老。縱然是皇帝又如何?
隨即朱元璋看著手中的密奏。卻是何夕在遼東種種作為。特別是空手套白狼。轉了一圈,就令數以百萬計的資金,到了自己手中。
朱元璋吃驚之餘,也很是警惕。
這今日何夕能用這個辦法放在正道上用,將來就會有人將這個辦法走在邪路上。
到時候,牽連的人可就多了。
雖然民間也不是沒有什麼邪教,騙人錢財。但是像這麼大規模的事情,是從來沒有過的。
不過,這是將來的事情。
朱元璋要處理的是眼前的事情,經過朱元璋半年的梳理,與鎮壓,還有幕後的交鋒,遍佈整個南方的清丈案,也算是進入尾聲了。雖然不敢說全天下的田畝都已經登記在冊了。
畢竟在這個技術條件之下,似乎有些不大可能。
但是全部登記的已經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了。
朱元璋也不求最後一點了。
畢竟,在經濟學上有邊際效應,並不是投入越多,產出越多的。過了某個邊際,甚至會出現投入越多,產出越少。
朱元璋未必知道這個道理。但是他卻知道這個現實。
這最後剩餘的,要麼就是真正的達官顯貴。比如徐達家的。要麼就是邊邊角角,山溝裡面,不知道怎麼得有一塊平地。平日管理都費事,正登基上去,今後收稅都是一個棘手的事情。
甚至能逼死人命。
於是,朱元璋就要將清丈這一件事情緩緩地收尾。
這一件事情雖然結束了。但是朱元璋還不能立即對其他方面動手,畢竟,做事情也是需要節奏的。一張一弛。總要給下面人一些喘息的機會。
此刻,朱元璋已經有精力投放在東北了。
朱元璋將這些奏疏遞給太子朱標,說道:“你覺得怎麼樣?”
太子沉默片刻,他最關注的是,在何夕主持之下,遼東產出物資,如果何夕今年要完成一千多萬兩貨物的生產計劃。就要生產,近千萬匹布,數十萬石鹽,鋼鐵,大木,船隻,紙張。等等。都不會是一個小數目。
這讓太子觸目驚心。
因為遼東之前,在財政上是年年虧損的。
否則也不會讓後方年年補充糧餉了。
而何夕這一去,對遼東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太子不是腐儒,他是政治家。他太清楚,這一些貨物與後面的數字,能做什麼事情了。現在的遼東,自然比不上江南物產。蘇樣風流,但是按照這個發展速度,估計用不了多少天,就是另外的樣子了。
太子深受震撼之餘,也不得不懷疑自己一直以來信奉的儒學,真的已經不行了嗎?
隨即,太子暗暗搖頭。
他不覺得。
打天下與坐天下是兩回事。
未來的學說,未必不對。但是萬萬不能這麼激烈。因為這會影響到大明的根基的。畢竟承認也好,不承認也好。當年父皇招徠天下富戶。各種妥協,讓天下地主認為大明是正統,才算是坐穩了江山。
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。
太子並不是沒有察覺,他其實有了先入為主的思想。或者說本位思想。
他在想事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