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十一章 熱場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很正常的。
熟悉的人一看就看出來,這布匹寬了不少。最少有半尺。
要知道一匹布有四丈長,寬半尺就不是一個小數目。
這個之前也說過。家庭用的織布機。幾乎就是一人兩臂展開的寬度。因為要人來回飛梭。再寬就不好操作了。而今改成機械的。其實要多寬就能多寬。當然了,太寬的。要幾丈寬,又會有其他問題。
不過增加半尺一尺,就是小問題了。
但是甜頭不能一次給夠。
才有這樣的決定。
但即便如此,對很多人來說,也是一個驚喜。
很多掌管立即推翻了他們之前的預期,因為多半尺,幾乎等於一匹布多上十分之一。這種寬幅大布,價格應該更高一些。在南洋賣上兩錢二三,也不是不可能。
利潤要重新估算才行。
如此一來,自然有人開口。說道:“陳兄,你在南洋家大業大。但也不能這樣一點好處都不留給兄弟們吧。這讓大家也不好回去交代吧。這一次大家千里迢迢而來。”
“總不能白跑一趟吧。另外,六萬匹你有那麼多船運嗎?”
一時間說什麼的都有。
陳祖孝雖然覺得,在他的操作之下,這一筆生意能賺十萬兩上下。畢竟陸家的生意比起這些家族,最大的區別是,陸家的生意能做到天竺去,這批麻布如果能轉賣到天竺,價格能再翻一倍。利潤更高。
但是陸家的生意也有缺陷的。
那就是陸仲亨在朝廷沒有根基。
陸仲亨雖然是勳貴。但是與朱元璋一樣,是最底層的百姓出身,參軍之前,個人財富不過幾鬥米而已。他富貴之後,除卻違法亂紀,也不知道該怎麼搞錢。這才弄得自己狼狽不堪。手頭俸祿與田產不夠維持自己的生活。在勳貴之中,幾乎是最窮的。
正因為如此,陸仲亨在大明並沒有什麼商業網路。他採買的東西,更多是眼前這些商號合作。陸家做的生意主要有二,第一就是將南洋的物產賣到中原,第二就是大明的物產賣到西洋去。
所以眼前的人。能得罪一個二個,萬萬不能全部得罪了。
而且,陳祖孝還真沒有足夠的船來裝,六萬匹布。估計最少要四五萬箱貨物。今日過來的船隻並不多。估計全部裝滿,才有這個數目。他還要借別人的船。
想來想去,陳祖孝說道:“那是自然。這是何駙馬的待客之禮,我怎麼好意思獨吞?”
只是不好意思獨吞是一回事,分多少是另外一回事。
一番商議過後,這六萬匹麻布,就為之一空了。
而場面也熱烈起來了。
這些都是商人,對賺錢的事情更感興趣。之前過來,是背後大佬們的想法與人情,而今發現有了賺頭,自然表現得更加興奮,整個場面都熱了起來。
也有詢問,其餘商品的價格。
楊震一一回答。當然了,都是比市價低上兩成左右。
只是,只是存貨比較少而已。
其實,很多存貨何止是少啊?簡直是沒有。比如說鹽,曬鹽是講究季節的。遼東的海岸能不能曬鹽。自然是能的。但是冬天是絕對不可能的。且不說,太陽有沒有可能將海水曬乾,單單說,這海水都結冰了。沿著海岸線,少則幾米寬,多則一兩裡寬的冰層。怎麼去曬鹽。
但是其他的貨物,比如紙張。比如鐵器,等等。都是有存貨的。特別是鐵,有大量的存貨。只是何夕不敢多賣。因為武器出口,是關乎國家戰略的。這方面必須由朝廷點頭,而朝廷一點頭,就是太平鐵廠的生意。
但鐵作為生活必需品。南洋自然有龐大的需要。也就爪哇有一些地方產鐵。只是爪哇而今的局面,兩強對峙。已經從出口變成進口了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