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十七章 春耕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十七章春耕
遼東的春天,比江南還要更晚一些。當江南第一撥船隻,順著南風,即將到遼東的時候。何夕此刻還在籌備春耕。
糧食生產有多重要,就無須多言了。
而何夕固然能從藍玉那裡弄過來二百萬兩,金銀銅錢,等硬通貨。而山東大飢這個意料之外的情況,更加劇了糧食緊張。所以春耕的重要性,就更加重要了。
而其中重中之重,又是新開荒的土地。
這個時間段,整個遼東放棄一切其他勞動,除卻沿邊守邊警惕韃子南下的軍隊之外,所有軍隊也都下田耕種。
這其實是農業社會的常態,即便解放後,也有很長一段時間,一旦到了農忙時節,就會出現,工廠停工,學校停學,全部人下地幹活。
而遼東原本衛所開墾出來的土地。
其實不用何夕多操心。
因為在屯田這一件事情上,大明早就形成一套體系。有一定之規。何夕不用多操心。其實,在何夕看來,他們這種耕種模式,有一定的改進空間。但是何夕也知道,此刻不是更改耕種方式的時候。
畢竟農業生產以穩定為主。一旦改出事情來,就不好了。再者,何夕而今的事情,不知道有多少。就不要給自己找事了。
不過在開墾荒地這一件事情。就必須想辦法改進了。
因為遷徙過來的高麗移民,再加上而今的山東饑民,吃飯的人增多了。所需要的糧食也多了。而且一般來說,剛剛開荒的土地,第一年的產出很低的。想要有足夠的糧食,就只能想辦法增加耕種面積。
而且,在遼東也有這個條件。
遼東有大批戰馬,馱馬。而且瀋陽鐵廠,更是想要什麼樣的農具,就有什麼樣的農具。再加上遼河平原上,有足夠多的平原足夠開墾。才有了何夕這一次決斷。
此刻何夕帶著幾個隨從,正在看眼前的情況。
看著眼前春耕情形。
地面上的亂石,都已經清理好了。什麼大樹亂草,也被清理一空。
隨著一聲令下,數十匹馬一起拉動大犁。這犁真的很大。兩匹馬才能拉動一張犁,後面最少要站著兩個人壓犁。能一下子翻四五條溝,犁頭更是淋鋼工藝。算是鋼頭。
所以工作效率比尋常牛耕要高太多了。
但是也不是沒有缺點。
缺點,就是馬耕比牛耕犁的淺。
而今很多荒地都是種的第一季。產量也不會太高。這一點小問題,不會影響太大。
“咳咳。”葉旺猛地咳嗽兩聲,葉沈攙扶著老父親。在一邊亦步亦趨。葉旺說道:“這第一季,種大豆。大豆有個好處,就是不擇土地。不管是生地熟地都能活。而且對春耕的時間,卡得也不是太緊的,春天到夏初都能種。只要不是秋天冷的太快。都能有收成。”
說到這裡。
葉旺又猛地咳嗽了幾下。
葉旺封爵之後,似乎心願已了。年齡也大了。身體一日比一日衰弱。如果可以,何夕也不願意讓葉旺來操心。只是何夕夾帶裡的人,在屯田,耕種上面最精通的,居然是葉旺。
甚至連主持過河套屯耕的黃子澄在這上面都不如他。
無他,雖然大明軍隊屯田的傳統太根深蒂固了,葉旺在遼東這麼長時間,屯田的事情做得最多,他最熟悉東北這一片土地,該種什麼,能種什麼?這個情況如何應付。
他都考慮過。
對於葉旺挑選出先種一年大豆,何夕也沒有意見。
不知道是不是英雄所見略同,葉旺覺得遼東合適種大豆,而後世很多百姓也是做出同樣的判斷,東北大豆在很長一段時間,都是響噹噹的。大豆在秦漢時期也作為主食存在過一段時間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