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十七章 春耕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但是大豆有固有的缺陷。有豆腥味,消化不好等等。更重要的是產量低,大豆的產量也不過四五百斤,而在古代產量更少。一石左右。一百多斤。與小米這種中國傳統的糧食作為退出主要糧食作物的原因一樣。

只是而今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,大豆不擇地等優點,又顯露出來了。不過,即便如此,這一次每畝產量也不到幾十斤,不到百斤。

所以,何夕拼命地開墾荒地,想以數量彌補質量。

將所有新移民都統一編組,統一安排,集團勞作。他們要做的不僅僅是開墾荒地,還要建立起一套最基本的灌溉體系。

何夕看著眼前的一切,沿著遼河一線,遼東東岸的全部,與遼河西安岸的一部分。幾乎有幾十萬男丁,都在奮力春耕。這種要馬拉大犁也有。牛拉犁也有。甚至人拉犁也有。

在畜力這一塊上,雖然遼東有了上一次納哈出的繳獲,牛羊馬匹,數以百萬口。但是這些戰利品,不可能僅僅分給遼東。當時的遼東人口稀少。也沒有留下多少。

畢竟總體上來說,整個大明,生產資料從來是緊缺的。

而這樣的部署難度,並不下於出兵打仗。而且是打大仗,何夕暗自思忖,也未必能做到這個地步。也只有這位在遼東紮根十幾年的老將軍,才有這種手段與威信。

何夕問道:“葉老將軍。春耕要持續多長時間?”

葉旺說道:“持續一個月左右,在此之後,就可以抽調人手了。做別的事情了。”

何夕嘆息一聲,說道:“時不我待啊。”

即便何夕從藍玉那裡搞到二百多萬兩,但是支撐這麼多人的開銷。與工程建設。也是很難的。錢花得就好像流水一般,唰唰的沒有了。這還是何夕用了很多手段,壓制,才算維持穩定。

不說,別的。就在月前,何夕改革了遼東俸祿,假意說是方便支取為由,將發的實物俸祿,變成了糧票,可以在各衛所倉庫之中支取。

下面人也很實在,立即就真支取了。

甚至何夕想了很多辦法。比如,官府一些東西可以直接用糧票,而不是用糧食來賣。再加上,何夕推斷得不錯。遼東民間的糧食儲備,還是足夠的。不敢說多太多。但是每家每戶大抵都有幾個月的糧食。

這都是何夕之前發下去了。

糧食就不是最緊要的東西了。

經過一個月的波折,糧票才算是真正立起來了。這樣一來,本來剩餘的糧食,就能夠支撐幾個月了。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撐到秋收。這中間估計是有一段時間的空檔的。

畢竟,還有很多高麗人,他們沒有俸祿。但是要吃飯的。

吃飯也是要消耗糧食了。

農業雖然是萬業之基,但是遼東而今的局面,卻不是農業能挽救得了的。

何夕說道:“葉沈。”

葉沈說道:“末將在。”

何夕說道:“你照顧好你父親。這裡的事情你多勞煩一些。不要讓你父親累著。”

葉沈說道:“末將明白。末將一定會好好照顧父親的。”

葉旺說道:“大人,老朽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。只是大人。我不知道大人要做什麼?但是這缺口,太大了。看著老朽膽戰心驚。能不能,稍稍緩一下,死緩則圓。”

何夕嘆息一聲,說道:“老將軍,打仗的事情我不懂,但是這一件事情你不懂。你不知道,當產業的齒輪一旦轉動,就停不下了。他就是一個鋼鐵巨獸,不能停一刻鐘休息。這一件事情,你放心便是了。”

“我不會出差錯的。”

何夕其實不止一次想停下來。

只是,他忽略了一個問題。那就是沉沒成本。

農業生產與工業生產是有各自的規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