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九十六章 新時代的先聲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地方萌芽。攔不住的。
燕王想說的。朱元璋都知道。他只覺得燕王聒噪。
朱元璋就這樣一言不發。跟著何夕走在紡織廠之中。從最開始對麻料的處理,到紡成絲線。織成布。朱元璋都看在眼裡。但是另外一個機器頓時讓朱元璋也忍不住一驚。
朱元璋指著這個大鐵疙瘩說道:“這是什麼?”
何夕說道:“陛下,這是一個試驗品。縫紉機。”
說到這個東西,不得不說何夕小時候貪玩,將家裡的縫紉機大卸八塊,裝不到一起了。自然被重重責打了一番,雖然縫紉機早就不用。但是放在家裡,爺爺奶奶還當一個東西。
不過,正是這一頓打,讓何夕記住了縫紉機的大概結構。
在紡織廠建設的同時,何夕就想起了這個。於是找來一些鐵匠。開始製造。雖然說,天下能工巧匠都在工理書院之中。但是人工打造出來的,還是比不上後世機械製造得好。
在何夕看來,傻大笨粗。
因為很多工藝不到位,本來是家庭用小縫紉機,卻變成一個大塊頭。要一個人在一邊踩著滾輪,提供動力,那邊才將布給縫紉好,更不要說故障率特別高。
針老是斷。
所以才是試驗品。
基本結構是沒有問題的。但是機械這東西,基本結構對了。也不代表能用,其中很多細節需要考慮的。所以放在這裡使用,想透過長期地使用。來找出足夠的問題。
“縫紉機?”朱元璋一時間不敢相信。
是的。朱元璋知道後世很多事情都是用機械生產的。但是對於機械大生產到底到什麼地步,還是難以估計的。對於手機電腦這東西,已經超過了朱元璋的理解範圍。即便何夕怎麼解釋。朱元璋只能用神仙造物來理解。
但是縫衣服這一件事情。朱元璋太熟悉了。
太明白了。
畢竟,而今天下,幾乎每家的女主人都會這一手,叫做女工。這不僅僅是流行,而是有現實需要的。因為女主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為一家老小做衣服。所以母親或者妻子,在油燈下做衣服,是很多男人一輩子的回憶。
很多巧奪天工的女工手藝,也是女人足以自傲的手段。
而眼前已經能被機器做了。
那麼天下之間,還有什麼東西是機械不能做的。
這極大地震撼了朱元璋的心神。
對於那種毀天滅地的,幾十分鐘覆蓋全球大殺器,朱元璋理解不了,可以不理解。但是縫紉機這東西,正因為太熟悉。才越發難以接受。朱元璋上前去,拿出一件縫好的衣服。
這是一個很簡單褲子與上衣。尋常明人款式。但是很是寬大。
何夕上前立即說道:“臣準備將這些衣服分給士卒。只是因為士卒體型不一,就做出大款。讓布料有餘,如果穿著不舒服,可以緊緊褲繩。或者讓自己渾家改改便是了。而且這麼大也容易生產。”
大明的軍裝並不是統一發放的。而是士卒們自己領布匹,讓家裡人做的。很多幹脆是朝廷給銀子,或者說連銀子也不給,讓自備的。
比如說官袍,就是這樣的。
何夕也想給下面百姓發一些福利。也算是安撫士卒這兩年的辛苦。更是為未來擴大市場。
但是朱元璋關心的不是這個。朱元璋用手撫摸著褲縫合的地方。看著密密麻麻的針腳,雖然有些粗糙,但是一個個的結實之極。一時間讓他想起了馬皇后的針線活。
一時間痴了。
頓時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一股洪流。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。
新時代的先聲,還有他的時代的尾聲。他喜歡也好,不喜歡也好。都不能改變。甚至他好將自己熟悉的世界改造成他不熟悉的世界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