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八十九章 百年之憂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追求。尋常百姓,求得不過溫飽。更上一點的。不過是想出人頭地,在朱元璋這個層次。他追求已經並不是尋常皇帝的好大喜功了。

而是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。

所以,何夕帶來的很多東西,對他來說,有著致命的吸引力。致命的誘惑力。

忽然一騎飛來,在幾十米之外,翻身下馬,手中拿著急件,快步奔跑而來,在五步之外,跪倒在地,將急件雙手舉過頭頂。燕王上前拿下來,雙手呈給朱元璋。

朱元璋開啟一看。心中一動,說道:“起駕,去遼東。”

燕王說道:“可是高麗那邊有什麼事情?”

朱元璋搖搖頭地說道:“高麗那邊沒有什麼大事,不過是藍玉想要釣魚。卻是另外一件大事。你也跟著吧。”

藍玉在高麗戰場的小動作。朱元璋看得明明白白的。只是沒有提點而已。他對日本本來就有心思。不管是不給後世子孫留下隱患,還是為了日本的金銀。日本早已在朱元璋內心之中,從不徵之國,變成了必徵之國。

只是朝廷做事,定然要名正言順。所以藍玉做的。朱元璋而今就應該不知道。等什麼時候知道了。自然要龍顏大怒,怎麼懲罰藍玉,看需要。不過,天朝威嚴為重。既然木已成舟。就只能繼續打下去了。

順便,朱元璋也可以將之前什麼不徵之國給去掉。重定內外藩國。制定一套新的國際秩序,不僅僅用來規範其他屬國,也要規範未來大量的朱姓藩國。

不過,這一切都比不上,美洲高產作物重要。

不管到了什麼時候,糧食從來是重中之重。

------

朱元璋這一次去遼東。並沒有走陸路。而是走海路。

這也是朱元璋深思熟慮的結果。

帝王一舉一動,都有深意。

雖然這幾年海運興起。但是對於天下百姓來說,還是覺得海上危險。但是對於大明這些個時代的交通來說。海運其實並不危險,甚至相當安全。因為海運雖然有大自然的危險。但是隻要找對有信譽的船東,一般不會出什麼問題的。

話又說回來了。

在古代出門,最大的風險是大自然的風險嗎?不是,是人的風險。

海上固然是海盜倭寇的風險。但是實際上,隨著大明船隻越來越多。船隻越來越大。大明海防一些禁令,對於那些後臺很硬的商號,根本不頂用。別的不說,就拿靖海商號來說,他們船上從來是有火炮的。只是口徑不大而已。但是對於尋常海盜綽綽有餘的。畢竟,而今能夠大規模生產火炮的地方,也只有太平鐵廠。將來或許有遼東鐵廠。但是都是官辦的。

海盜是摸不到的。

而且一般海船出港,也不是一艘,是十幾艘,幾十艘結伴而行。海盜的風險很低。但是陸上就不一樣了。每天不過百里,每一站都有預見黑店的風險。每到一地也要打點關係。不是現代才有車匪路霸的。

古代的只會更多。不會少。

這也是朝廷這幾年剿匪厲害。這種攔路搶劫得沒有技術含量的生意,做的人多了。更多是黑白通吃。弄死你,生不見人,死不見屍,報官,官府也查不出來那種。

對於大家豪門,陸路是比海道安全。但是對於小門小戶的生意人。海道卻比陸路安全,而且成本低很多。甚至大明上下這種畏懼海洋的風氣,朱元璋以陰謀論的角度懷疑過,是不是有人操縱。只是沒有證據而已。

當然了,去南洋這樣混亂的地方,是另說了。那是因為南洋這地方本來就亂。而不是海道危險。

朱元璋既然要開海,將海洋政策,作為基本國策之一。他自然要以身作則。他其實來北方,就想過從海道而來。只是,海道有一個大問題,那就是一上船,訊息斷絕。他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