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零五章 遼東教育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今日的想法,何夕僅僅深埋在心底。根本沒有告訴任何人,也沒有與姚廣孝商議。
與信任與否無關。
僅僅是沒有必要。
雖然說何夕確信自己要走的路,也是想要改變這個天下,必須要走的路,責無旁貸,捨我其誰的道路。但是他更知道一件事情,那就是他這個想法,一定是與朱元璋的想法背道而馳的。
朱元璋不管怎麼說,也是一個古人。
他固然理解解釋一些現代思想。但是最根本的底子還是這個時代打造的。家天下,是朱元璋不用明說的底線。他要的是一個更好的大明。而不是更好的中國。
因為大明是朱家天下。
這說明,在未來一段時間,他必須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完成佈局。才能抓住朱元璋死後的機會。這是相當刺激的一件事情。何夕很明白,朱元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。更明白,朱元璋在他身邊安插了多少人。
所以,忍耐,忍耐,忍耐,不要輕舉妄動。
按照朱元璋的劃定的路線走。
不要出格。
雖然何夕知道自己的特殊性的,不到萬不得已,朱元璋不會殺他的。但也是不確定的。因為朱元璋是何許人也,歷史上他殺大將勳臣,哪一個不是舉足輕重的。覺得不會輕易被殺的。
不過,何夕還是決定做出一些鋪墊。
什麼鋪墊,就是教育,是思想。
唯有新思想,戰勝舊思想,世界才有新的出路。
之前遼東的家底薄弱。何夕一塊錢要當成兩塊花。一點活動資金都沒有。而今,遼東也算是有一些家底了。何夕決定大辦教育。
他首先,遼東建立二十八家小學堂。自然是遼東十七衛所,再加上,瀋陽,營口,旅順,長春等十幾個地方。都建立一個小學堂,招收適齡孩童讀書。
當然了,並不是全部。
能上小學堂的人,父母最少是軍官與吏員,是吃公家飯的。二十多所學校,總共的學生不超過兩千人。
一方面,是遼東人口並不多。而今不到三百萬。孩子倒是不少。但是一般人家的孩子,是很難有讀書的機會的。而且遼東也很難承受起更多人脫產學習的。
這是遼東財政決定的。
何夕再怎麼下定決心,也不可能做到,畢竟錢這東西,並不是下定決心就會有的東西。
至於小學生的教材與書籍,何夕在南京都編寫過,只要重修整理一下就可以的。
隨即,又建立的瀋陽工理學堂。比起太平工理學堂,瀋陽工理學堂,在繼承前者,礦業,冶煉的基礎上,又更多有機械等科目。隨即又建立旅順海事學堂。
而旅順海事學堂,在造船。航海,甚至海戰都有科目。
最後是營口大學堂了。
這個學堂,就是對應著國子監。何夕更是讓楊士奇放下手中的工作,專門負責這裡。
比起,前兩座學堂。營口大學堂要面對的事情更加重要。無他,何夕在南京的時候,為了迴避爭鬥,其實很多事情都講得很含糊。不敢挑明瞭說。但是在遼東,是何夕的天下,這裡沒有人能阻止他。
再加上,治國理論的高地,是中國所有學術的制高點。這是中國這麼多年曆史傳承決定的。
是何夕無法迴避的事情。
不拿這裡。很多事情都是事倍功半。這是他遲早要發起進攻的地方。
如果說,瀋陽工理學堂,旅順海事學堂,迴避了這個爭鬥,僅僅投身入技術方面。
那營口大學堂就不一樣了。
營口大學堂,雖然有物理,數學,等科目。但是文科居多。比如,歷史,經義。諸子百家等等。招收的都是傳遞的學子。或者說未來的官員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