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八十三章 農業的未來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夕還是比較大度的。

很多事情就可以放開做了。

何夕說道:“秋收之後,各地的政務都會交給你的。你要好好籌備。還有明年的計劃,也要交給我。”

劉璟說道:“屬下明白。”

何夕將劉璟打發了。讓他去做自己的事情。、

何夕隨即來到營口西面一個莊子裡。

他很遠就看見了一座風車。

就是四片葉子的荷蘭式的風車。這就是何夕這一次過來視察的重點。

其實,重點並不是風車。而是糧食加工業。

之前何夕從粳米與精米的差價上,感受到了商機。

只是糧食加工業的機械好辦。這種機械原理很簡單。何夕手下的團隊是可以解決的。但是需要的動力不好辦。要麼用人力,要麼用畜力,或者水力,至於蒸汽機。還在研發之中。

這讓何夕感到難辦了。

雖然說,因為有了機械,已經節省了很多的人力。但是遼東還是缺人。畜力也缺。水利固然不缺,但是也有限。在何夕的提示之下,葛天工已經搞出,由水輪機推動的機械,用於磨面,脫殼等加工。

但是水輪機的主要任務就澆地。雖然可以用一些技術手段,讓水輪機一直使用。但是總體上,是有限的。

何夕想來想去,終於想到了風車。

利用風力。

其實,中國古代也有過利用風力的機械。但是推廣並不是很多。就是因為力量傳遞的問題。力量在傳遞之中消耗太大的話,就不值得用了。就好像腳踏車,看似很簡單。似乎用木頭都能造出來。

但問題是,如果用木頭造出腳踏車,重量與力量耗損。會讓腳踏車根本沒有實用價值。

而風車也是一樣。

但是齒輪與軸承已經很成熟了。由這兩者在,之前各種問題就已經不是問題了。風車自然應運而生。

何夕來到這個莊子中,正在忙碌的葛天工就匆匆而來,行禮不提。

何夕直接來到磨坊之中,問道:“怎麼樣?”

葛天工直接讓風車阻動器開啟,讓風車帶動機械,開始運作。穀物脫殼,磨面等功能都可以實驗。

何夕說道:“不錯。成本如何?”

葛天工說道:“成本並不高。不過是一些木頭與鐵料而已。”

何夕說道:“今後遼東每一個莊子,最少有一座。這一件事情需要你費心了。”

葛天工說道:“老師有命,弟子豈敢不盡心盡力。更不要說,這一件事也是為百姓造福。”

何夕說道;“為百姓造福。”

何夕本來覺得食品加工業,可以為他帶來利益,但是細細研究過後。糧食加工業的優勢,會被糧食運輸方面的劣勢打倒。將江南,或者北方運輸糧食來遼東加工,再賣回去。

這裡面的運輸問題,會抵消所有的利潤。

除非,本地糧食加工之後。以比其他地方糧食價格更低,更具有競爭力。

不過,那是遼東糧食大規模增加之後的事情了。在何夕看來,最少是好幾年的事情了。而不是現在的事情了。而今糧食加工業,對何夕的好處並不是直接利益。而是社會效益。

畢竟糧食是關係到每一個家庭的。

當糧食加工成本降低之後,每一個百姓都獲益。當百姓在用在加工糧食的勞動時間減少之後。用在其他方面的時間就多了。

說到底,還是缺人。

高麗一年多,運來了二百萬百姓,而遼東也有十幾萬逃荒的。再加上;遼東本地百姓,遼東人口有三百萬左右,這已經是何夕能做到的極限了。甚至可以說,未來很長一段時間,都不可能再多了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