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八十二章 水稻與小麥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璟說道:“知道。如果能做成這一件事情,我縱然身死,也心甘情願了。”劉璟說到這裡,微微一頓,說道;“以下官之見,首要之事,就設同知,專門負責治水之事。不管是治理遼澤也好,還是屯政。都是以水為先。大人留下的根基,下官也不敢損壞了。只是下官對遼東人事一無所知,還請大人提點一二,誰能負責如此大事?”

劉璟說得是實話,在他看來,這種腳踏實地的做事,做一件事情,為百姓造一分福,遠離朝廷的紛爭,對他來說,是很幸福也合胃口的事情。一輩子來做這樣的事情都行。

而且劉璟很識趣。

他很明白,他想要在遼東做事。就一定要與何夕搞好關係。看似向何夕要人。其實也暗示,未來的遼東府,也不會獨立於何夕體系之外。讓何夕往下面摻沙子。

何夕說道:“這我就不知道了。不過,你可以去見一見葛天工,他對這方面的人事,是最瞭解不過了。”

何夕自然投桃報李,他只是圈定人選,具體要讓劉璟自己去選。給劉璟足夠的決斷權。

人才都是這樣的。給與空間才能發揮才能。畢竟每一個人才都是有自己的想法,限制太死。只適合用庸才。但是怎麼樣給與足夠的空間,又能保證絕對的忠誠。

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學問。

劉璟說道:“葛主事。”劉璟記住了這個名字。

葛天工的官職不高,也提不了多高。他畢竟是工匠出身,而且讓工部上層官僚們知道技術的重要性。也是非常困難的。甚至可以說,葛天工之所以有今天的官職。並不是葛天工有多大的功勞。而是何夕弟子這個身份。

何夕說道;“對了。提到水利了。對於水稻種植這一件事情,你怎麼看?”

劉璟說道:“水稻?遼東可以種水稻嗎?”

何夕說道:“自然是可以的。高麗南方很多百姓都是種水稻的。遷徙過來的時候,有很多百姓攜帶了稻種,遼河兩岸並不缺水,已經種了不少了。只是我覺得,應該可以種更多。”

其實,這裡面有何夕做的手腳。

歷史,水稻傳入遼東,也是從朝鮮移民開始的。何夕只是利用自己的影響力,加快了這個趨勢而已。而且高麗的水稻,要比南方的稻子,更適應遼東的環境。

劉璟看著眼前的農田水利,說道:“那遼東糧食以水稻為主。水稻要比小麥高產太多了。”

水稻所需要的水,也比小麥多。如果農田水利不夠的話,劉璟也不會想這種事情。不過劉璟看到這裡的一座座水渠,已經遼河岸邊,相距一兩裡就由一座水輪機。

種植水稻的條件基本上都具備。

即便沒有後世的雜交水稻。水稻每年也比小麥多收一石有餘。不要小看著一石。如果乘以遼東的種植面積,那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。當然了,並不是所有遼東的土地都可以種水稻的。但是最少遼河兩岸這數以萬計的土地,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。

何夕說道:“除卻水稻與小麥之外,還有一些新作物,也需要注意。”

劉璟說道:“是傳說之中的美洲作物嗎?”

劉璟畢竟是劉伯溫的兒子,訊息還是很靈通的。這些事情,別人或許不知道。但是美洲新作物已經在大明上層傳得沸沸揚揚了。劉璟自然也是知道的。

何夕說道:“正是,在遼東也種了不少。正好與劉兄一併去看看。劉兄可願意?”

“求之不得。”劉璟說道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