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九十五章 妙策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大動干戈自然是不可以的。小規模軍事行動,卻是可以的。以小侄的想法,可以派偏師數萬,沿著松花江步步北上。淺攻進築則可。”

馮勝沉吟片刻,說道:“這個辦法可行嗎?”

馮勝的生氣自然是假的。他其實也知道,讓何夕立即轉換方向,支援北伐。是不可能的。但是他必須將事情做到前面,他之前可沒有想過,打過高麗,還有日本。打過日本,說不定還有別的。

最少要讓何夕支援,將北伐這一件事情提上議程。

不可再拖延了。

何夕提出這個辦法,讓馮勝陷入深思之中。因為何夕想的這種進攻辦法,與馮勝之前的戰略完全不一樣。馮勝所想的,就是騎兵縱橫千里,追亡逐北。來一場大決戰。

而何夕所想,就是日拱一卒。將東北平原納入大明的有效統治之中。

但是,馮勝也看出這個計劃的問題了。

首先是耗費巨大。這樣的打法,可比馮勝出兵十萬,進攻元廷耗費大多了。

再有就是耗時會很長的。會有長期的負擔。

最後,就是人口。

人是一切的根本。整個北方都缺人。沒有足夠的人填充東北平原,何夕所做的一切,都不能維持。而且東北在古代真是苦寒之地,即便放在全世界範圍之內,因為地理洋流的原因,也是特別冷的地方。

就好像長津湖之戰時候的極端天氣,而在東北內陸很多地方,冷起來,並不比長津湖差。

即便是在後世,東北人口依舊有向關內遷徙的趨勢。在這個時代,取暖條件不好的情況下,這簡直不是人呆的地方。

何夕說道:“可以,東北水土苦寒。但是在夏秋之季,大抵有一百多天無霜,足以耕作一季。天下只有能產糧食的地方,我們漢人就能居住。更何況打通了河流,從遼東到松花江,黑水河。一路暢通。水路輕省。移民方便之極。唯一的問題是,北方人口稀少。不過,不要緊。這是長久之計,牛痘在天下推廣已經有數年了,按二十年一代,十幾年後,朝廷可用人口,就多上很多。如此不過三五十年,東北就成為大明不了分割的一部分。”

馮勝心中暗暗搖頭,他不認可何夕的方案。

原因很簡單。

計劃太長了。

很多時候,人們覺得,自己能決定幾十年後的事情,但實際上並非如此,有時候,人們連決定幾年之後的事情都做不到。從來是計劃感不上變化的。如果說,按何夕的計劃,修建幾座城堡,建立一些衛所。一步步向東北內陸挺進。

馮勝覺得是可以的。

無非是遼東都司多管一些衛所而已。

但是何夕那種將東北納入大明實際管轄,還要透過幾十年來完成。簡直是痴人說夢。、

不過嗎,馮勝並沒有指出這一點。一方面,年輕人有一些理想,也不算是壞處,將來碰壁了,就知道好壞了。另外一個原因,就是馮勝與何夕的關係,還沒有到指出對方錯誤的地步。

馮勝只要拿到自己想要的就足夠了。

馮勝想要什麼?

北伐,由他主動的北伐。

至於是怎麼打?並不重要。

因為,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,軍令尚且有所不受,更不要說,區區何夕的一點想法了。只要一旦開戰,大軍掌握在他馮某人的手裡。怎麼打,就按他馮某人的想法來打了。

只要能打勝仗,即便是陛下也無話可說。何夕的想法根本不重要,何夕的讓步,卻是很重要的。

馮勝說道:“好。果然妙策,長江後來推前浪啊。我老了,這天下是你們的了。”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