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三十六章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燕王之所以做出這個判斷。是因為他對戰場形勢的判斷,這一戰,是大明兩千鐵騎遇見韃子一個千人隊。戰果如此。一方面是明軍多而韃子少。以多打少,再有就是明軍手弩火銃打了第一波。讓韃子陣型破壞,然後是盔甲。雖然不是真的刀槍不入。但是也讓敵人大傷腦筋。最後,再有就是這兩千精騎,也不是尋常騎兵,堪稱優中選優了。

但是在燕王看來,甲冑對這蒙古人彎刀太過剋制,是傷亡如此小的最重要原因。

其實彎刀本身也是破甲用的。

彎刀堪重甲冑創口要比一般刀深,同樣是長刀,彎刀對甲冑的傷害更大。當然了,這僅僅是對皮甲,已經一般輕甲。對於重甲幾乎沒有什麼做用,而大明現在的鎧甲。其實是黑科技。

通體鋼甲,雖然很輕薄。只有十幾斤,但是防禦力並不弱。尋常士卒的甲冑,還有一些省略的地方。比如腋下,等角落是沒有甲片的。即便如此,防禦力已經不在一般重甲之下,是彎刀難以對付的存在。

能對付這種甲冑只有鈍器,鐵鞭,錘子,連枷等重武器才行。

不明白為什麼平安這樣說。

燕王說道:“平將軍為何如此說?”

平安說道:“殿下,今日局面,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。韃子早就知道了。但是一直沒有反應。以我看來,非不願也,實不能也。在戰場上是錘棍之將不可力敵。可見自古以來,大家都知道,武器越重越好。但是殿下也是練武之人。您的長矛多重?”

燕王一聽就明白了。他的長矛也不過十斤出頭。倒不是他拿不起更重的武器,而是在戰場上,要運用自如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更不要說,一場大戰,不知道打多久,用更重的兵器,時間長了。人未必能受得住。

燕王說道:“我知道了,此等人才難尋。”

平安說道:“不僅僅如此,這一柄彎刀。”平安從一邊俘獲的兵器之中拿了一柄彎刀,說道:“這才三五斤,就已經破損成這個樣子,放在朝廷軍中早就換了。可見而今韃子鐵器缺乏之極,用重兵器,多出來的鐵料,可不是一點半點。”

燕王內心之中,忽然想起何夕來。

他什麼時候開始忽略冷兵器的成本,不將重兵器多出來的十斤二十斤當一回事了。不久是因為何夕當初的改革嗎?

兩國的戰爭,有時候並不是到了戰場上才決定勝負的。

韃子這一次,不過是迴光返照。從底子來看。早就輸了。

其實,從絕對數量上來看,這幾年韃子獲得的鐵器其實要比歷史同期多不少,畢竟,大明境內鐵價已經聯絡降了好幾年了。這一段時間,鐵錢都要退出市場了。原因很簡單。鐵不值錢了。鐵錢用得人也少了。

當心貶值。

這種情況下,自然有很多人走私鐵器到草原上。

雖然明軍努力封鎖了。但是大明與草原上的邊防線太長了。漏洞太多了。這種情況打壓可以,但是禁絕,難度太大了。根本不可能。但是韃子多出來那一點點的額度。與明軍人均鋼鐵用量,打著滾的增長,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。

邱福說道:“殿下都整頓好了。”

邱福所說的整頓,就是將韃子人頭砍下來,找個地方埋好。然後做好標記,自己人屍體焚燒掉,將骨灰帶走。至於韃子屍體,就不管了。

之所以將韃子人頭砍下來。不是天生殘暴。而是要留下證據。每一個韃子的人頭都是錢,都有賞銀。大明士卒在衛所都有自己的土地。朝廷不給發俸祿,只有口糧,與賞錢。

所以,這些人頭對士卒們來說很重要。

現在攜帶不便,也不能讓韃子將屍體帶走了。他們的錢豈不是沒有了。自然要將人頭砍下來。藏起來,等戰事過後,再挖出來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