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四十八章 回家在即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所以,這些學生總是有一些課題的。
而朱雄英帶這些人,他們的課題就是農業機械。
也是何夕的政策,在遼東推廣教育。讓很多中下層百姓有了讀書的機會。
從這些人的衣服上,就可以看到。
每一個人的衣服看上去很髒。並不是這些人不愛整潔。而是,衣服不能勤洗。後世很多布料,洗上幾次,就會壞掉。這就是所謂的高階布料,其實在古代這才是正常狀態。
很多布料,清洗的次數多了。就變成了爛布條了。
而對於百姓來說,衣服是寶貴的財產。使用的時候,自然要愛惜了。有人幹活的時候,要光著膀子,並不是不喜歡穿衣服,而是愛護衣服,因為人如果受傷了。劃破皮,能好。但是衣服如果扯破了。就不打好辦了。
即便打補丁也不好看。
這些人很多在家裡都是下地種田了。所以,他們才想製造出能節省勞動的農業機械。
只是這個舉動,讓朱雄英震撼非常。
因為遼東地多人少。人口奇缺。一些省力的措施,都大加推行。何夕其實推行了很多農業與水利上的改進。這些朱雄英並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。他在宮裡的時候,其實也跟隨馬皇后一切耕作過了。
知道種地是怎麼種的。
比起播種辛苦,而今用這個播種的機械,要省力太多了。
朱雄英畢竟是太孫,何夕有時間也講讓朱雄英叫到身邊,耳提面授。所以他很清楚而今遼東最大的短板。那就是糧食生產。而這一件事情,最大的問題是人力缺少。勞動力缺乏。
對於何夕推廣機械。提倡機械。朱雄英內心之中,其實並不是太看好的。畢竟,什麼有機械者必有機心之類的議論。儒家在使用機械上,其實並不持有什麼正面的態度,朱雄英在讀書的時候,固然是接觸了不少何夕的思想。但是何夕過來的時候,他已經不小了。從小讀的三百千,四書五經,這些東西才朱雄英讀書的底色。
他不可能不受到影響。
而今日,所有的一切在朱雄英面前形成一個閉環。
機械發展,可以節省更多的人力,而更多的人力,就能開墾更多的土地,而更多的土地,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。而機械的改進與製造,好像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。
是的。最少在朱雄英看來,就播種機,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做好。他僅僅是看著這些學生去做而已。
朱雄英在眼光上,是勝過這些學生的。畢竟,這些學生們或許一輩子見過的機械,大體就是一些農業機械。但是朱雄英跟著何夕,東奔西走。可是見識天下最複雜的機械了。
朱雄英咳嗽兩聲,說道:“你們的機械有幾個問題。第一,這個犁出這個溝深淺是一樣的。但是問題是不同種子所需要的深度是不一樣,能不能調節?第二,就是製造工藝,你們應該學過,大規模生產的幾種工藝,你們自己看看,你們造出來的這東西怎麼生產?是,你們之前僅僅是試驗品,我在這方面不做要求。但是現在不一樣,這方面,你們可以去請教相關的老師。記得第一要輕便,第二要省料,第三要結實。”
下面的學生聽朱雄英如此說,不由大喜過望,說道:“多些老師。”
他們知道,朱雄英這樣說。其實,就代表認可他們的作業。他們這一課就已經過了。
朱雄英一擺手,讓他們走了,算是下課了。
他也要走。一抬頭卻看見列了,何夕遠遠站著,遙遙的看著他。朱雄英立即走了過去。說道:“老師。”
何夕說道:“看來,你在這裡待的不錯,已經成為老師了。”
朱雄英抬著頭,歪著頭,陽光斜打在臉上,有一股少年意氣,說道:“的確不錯。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