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六十五章 白衣御史丁顯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人生就是這樣變幻無常。
丁顯本來以為自己失去了京師的一切。灰溜溜地回到老家。從此之後,用在京師積攢的一些銀兩,買田置地,終老餘生。最多寫一些筆記,傳之子孫。只是朱元璋地一句話。
就讓丁顯地機遇有了極大的變化。
丁顯看著方孝孺送過來地一千兩白銀,還有朱元璋地手書,簡直是不敢相信。丁顯說道:“這是陛下地手書?”、
方孝孺說道:“你在官報的時候,也處理過陛下的文稿。應該認識御筆。”
丁顯細細端詳這四個字。朱元璋筆鋒大開大合,說好聽一點,是不拘小節。說不好聽的。是基本功不夠,有老革之風。也就是武人風範。自以為寫得有力度,大開大合。就是好字。
當然了,全天下人沒有人敢說朱元璋的字不好。只能說很有特色。
這種特色丁顯自然認得。
他激動得難以自制,立即起身,向南京皇宮的方向數次鞠躬。甚至還想行大禮參拜。
不是丁顯太過失態。而是人生大起大落。擊穿了丁顯的心理承受底線。前一刻,還要落幕歸鄉,從此遠離京師。而後一刻,卻成為了京師風雲變幻的一員。甚至登上了之前,他沒有想過的位置。
是的。雖然丁顯在官報當主編。但是官報上,個人能力其實很難體現的。寫什麼發什麼。怎麼寫,都有一定之規。更多是上傳下達的角色。而有這一副字,還有開放報禁,已經資助辦報資金。一千兩。
這麼厚實的背景,他今後就能開一家自己家的報社。將自己的名聲傳遍天下。
他雖然沒有官職,但是影響力更勝過有官職。
還是奉旨而行。
一時間,丁顯的腦海之中有無數個想法。不客氣地說。報業這個產業。即便是何夕也未必比丁顯懂,丁顯無德,但是的確有才華。他從官報一起成長。對官報最瞭解,也最明白看報的人都是一些什麼?
這也是朱元璋對丁顯並不看好。卻也要加恩的原因。
朱元璋要做的是開放報禁。有人辦報。但是朱元璋內心深處,也是不願意太過放任。丁顯這個在官報之中擔任數年主編。對很多條條框框,是再明白不過了。
讓丁顯出來辦報。不會搞出什麼大事。
開放報禁之後,總是要有人出來辦報的。只要丁顯有領先優勢,很可能就是報業大佬了。有今日之事。丁顯也知道該做什麼。
其實,朱元璋也不是太在乎丁顯這個人的。但是朱元璋更擔心另外一個局面。朱元璋,這幾年下手太狠了。很多官員上朝的時候,都與妻子相擁而泣,不知道能不能回來了。
這雖然有一些誇張。但是清丈以來,從地方到中樞,就經濟到政治的緊張形勢,卻一點也不假。
朱元璋擔心,他即便下令放開報禁,也沒有人敢真的出來辦報。這樣的話,他朱元璋豈不是尷尬了。有丁顯引領一下,表示自己的態度。
方孝孺說道:“好了。丁兄。我有幾句肺腑之言。我姑妄言之,丁兄姑妄聽之。”
丁顯立即整理一下衣服,行禮說道:“方大人,請講。”
今日,方孝孺這個禮遇。是丁顯之前,是完全沒有的。倒不是方孝孺看人下菜碟。之前方孝孺與丁顯,不過是上司與下屬。而今,卻變成了合作伙伴。丁顯有御筆護身,已經不是他當初可以隨意拿捏的下屬了。
自然要客氣一點。
方孝孺說道:“一個人撐起一個報社。固然是難了。但是我想相信丁兄是能辦到的。當然了,需要人手。我也是不吝嗇支援的。不過,其他的東西,卻不是錢可以買到的。不管是工部的印刷機。還是兵部的驛傳。這都不是給錢就能用的。陛下雖然給御筆。但是什麼該說,什麼不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