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六十五章 白衣御史丁顯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該說,想說什麼,還是事先打個招呼。”

丁顯立即說道:“請大人放心。我丁某人飲水思源,一日是東宮的人,日日是東宮的人。這一點萬萬不會變的。其中分寸,我再明白不過了。”

方孝孺說道:“好。有丁兄這一句話。我就放心了。上次的事情,要引以為戒。真發生了。可沒有這麼容易過關了。”

丁顯想起這幾日過山車一樣的經歷,只覺得後背有些冷汗。說道:“明白。”這樣的事情是萬萬不敢在再來一次了。

方孝孺說道:“那好。有事派人去我府上找我。至於今後報業還是歸秘書監管。具體條陳,還要等一等。當然你可以去工部,兵部找人了。工部你熟悉,按印刷數量定錢。而兵部剛剛商議下來的。是按年收費。要郵傳費。大概在三百兩到五百兩之間。其餘的你自己去辦就行了。”

這些事情在方孝孺說來,輕鬆平常。但是讓一個小老百姓來辦的話。他就是跑斷腿,估計也搞不清楚。這些事情該怎麼辦。

方孝孺有一句話,說得真對。這不是花錢能夠做到的事情。

即便衙門之中有這一項業務。也是如此的。不要說這個時代了。就是後世到政府辦事。有些事情還是有隱形的門檻的。在這個時代。也就是何夕在遼東打造的行政體系。在商業上比較靈活。但也僅僅是比較。

那種服務態度,比當年國企老大爺還要壞上很多。好在而今,與遼東商業體系打交道的。都是有背景的,有後臺的。大家不敢亂來,這裡面隱藏的一些問題,才沒有暴露出來的。

方孝孺起身就要走。

丁顯說道:“大人稍等片刻。我這裡有一篇文章。作為民報創刊第一篇稿子。還請大人過目。”

方孝孺說道:“也好。讓我看看丁顯巨筆。”

丁顯嘴角微微揚起,帶著幾分驕傲,說道:“還請方大人稍等。”隨即研墨片刻。下筆如飛,文不加點。洋洋灑灑數千字,立馬可就。不過一會功夫。丁顯將文章上的墨汁輕輕吹乾。雙手捧著遞給了方孝孺。

方孝孺看了幾眼,眉頭猛地一緊,隨即細細觀摩。好一陣子,才說道:“這上面的東西,都是真的嗎?”

丁顯說道:“我豈敢在這上面虛言?全部是真的。”

方孝孺沉默片刻,說道:“這才是本朝第一大患。開海商貿之患,流毒無窮。可恨。”方孝孺情緒上來,重重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。

丁顯跟隨何夕學習過。雖然沒有多長時間。但是何夕一個慣用的治學方法。丁顯立即就掌握了。其實,就這些社會學一些研究方法。也並不怎麼高深艱澀。

丁顯又在主編的位置上多年,接觸過很多朝廷內部的資料。才整理出這樣的文字。

這一篇文章,寫的就是開海這些年的影響。

大明還是貿易,從地下,私人的。到國家力量投入,各級勳貴投入其中。從涓涓細流,變成滔滔巨浪。豈能對大明沒有影響。特別是沿海各地,更是影響巨大。

在何夕看來,這影響還是太小。但是在很多人看來,已經是觸目驚心了。

特別是官員們與士大夫們。因為何夕當初的准入制度。讓海上利益更多為勳貴所用的。這讓本來強勢的勳貴勢力更大了。原本只是有權力,而今更是金錢。乃至於海上的私兵。當然也更分散了。因為海上利益,什麼淮西,元從,降將,老臣,年輕人,在利益面前,也很難一團和氣的。

士大夫們沒有從其中得到好處。更是不適應這種變化。而這些人更是官報主要的閱讀群體。故而,丁顯才一定要用這一篇文章開頭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