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四十九章 葉沈的決策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一百四十九章葉沈的決策
朱允炆說道:“馮勝在京師沒有子嗣。”
此話一出,下面的人誰也說不出來其他話了。
歸根結底,而今的朱允炆對任何人都不信任了。
即便是眼前幾個人,按理說乃是他的心腹,但是他也不相信。
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。
越是關鍵時刻,越需要非常之人,來力挽狂瀾。這樣的人必須有非常之事權。畢竟如果能以往昔之成法挽回局面,事情也不會發展到了這個地步。
但是因為之前的事情,朱允炆對任何人都沒有多少信任了。
宋晟也好,李景隆也好。朱允炆覺得他對這些人不可謂不信任,但是最後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?
但是不能因為不相信這些人就不用人了。
各方面急如星火,不管好也罷,壞也罷,都是要安置的。
朱允炆思來想去,也只有兩個選擇,第一個選擇,就是安排絕對忠於自己的人。這種如果有能力也就罷,沒有能力也行。無非是自己多操點心。丁顯就是其中的典型。
第二種選擇,就是能拿捏住的人。
雖然說,很多人做大事的時候,是不顧忌家小的。但是有家小牽制,總是比沒有家小牽制要好一點吧。而且馮勝的女婿不是一般人。
是周王。
一旦馮勝在前線生出什麼心思來?
朱允炆是毫無辦法的。
朱允炆這裡理由簡直無懈可擊。
只是派誰過去啊?
朱允炆想來想去,說道:“就韓國公吧。”
韓國公李祺在朝中一支有很大分量,有一群老將支援,作為軍中的反對派,是朱允炆用來制衡傅友德的棋子。只是這個棋子一度沒有用。但依然不能否定李祺的地位。
之所以用李祺,一方面是因為漢中總兵官,乃是李景隆與韓國公一脈爭奪,然後拿下來了。李景隆做下如此好大事。自然證明了當初韓國公一脈是正確的。
要加以安撫。
另外,就是韓國公一脈的崛起,是在朱允炆登基之後的。他並不是洪武朝原本的政治結構之中的。也就是說,他們完全是得了朱允炆的恩惠。
而北京如果贏了,對南京的勢力一定會進行清洗的。
很多人都要離開權力中心,甚至要進行清算。但是清算到那一步,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如果馮勝,即便北京打下來之後,馮勝依然會是大明國公。或許實權會被削掉很多。但是馮家的地位,一定會保留的。
畢竟,馮勝這麼多年,幾乎不參與朝政,將家中子弟早早打發到雲南去。已經證明了自己的立場。
這也是朱允炆不想用馮勝的原因。
而李祺就不一樣了。
李祺與背後的將領,已經過時了。
很可憐。
這些將領不能說不能打仗,如果不能打仗,也不會是開國功臣。奈何大明立國之後,朝廷對於軍隊與將領要求不一樣了。之前那種亂知道打打殺殺,不知道朝廷法度是不行了。
所以這些人被從權力中樞趕走了。
歷史上,朱元璋為了以防後患,將這些人都殺了。
但是而今,他們的下場,並不比讓朱元璋殺了好。
在他們最自傲的軍事上,他們也過時了。之前好幾個大將在前線折戟沉沙,見辱於無名之輩。將他們開國武勳踩在泥地裡摩擦。
估計,這也是朱元璋最後放過他們的原因,有些人還活著,但是在很多人眼中已經死了。
否則打到了現在,這些將領依舊在京師。一開始是被排擠。後來是很多人發現,這些人只剩下當初的虛名了。
但區區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