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六十二章 再回北京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六十二章再回北京

其實朱雄英並不知道,何夕的籌碼,並沒有那麼多。

權力的根基是人心。

而人心這東西,看不見摸不到,但是實實在在影響天下局勢。

何夕而今位高權重,但是他的權力根基已經動搖。就在他放出風聲想要退下來的時候。人走茶涼。有時候人沒有走,茶也會涼。

何夕看似強大,但是內裡已經虛了。

很多奇謀妙策,都沒有那麼稀奇。

大勢滔滔,人海潮潮。何夕不改變自己想退下來的局面。那麼他的隱形權力就會一點點的散失。

即便朱元璋身後設謀,也是很簡單粗暴。因為太複雜的計謀是難以實行的。

而今,何夕對未來未必沒有什麼想法,只是,不管什麼想法。只是不管什麼想法,都不可抵擋大勢。時來天地同皆力,運去英雄不自由。

只是他的殼子還是很嚇人的。

朱雄英就吃這一套。

-------

何夕定下遷都北京的政令。不,應該是南北兩京巡守制度,當然了,制度是制度,執行不執行,就要看下面的人怎麼做了。

雖然說南北鐵路還沒有完全貫通,但是有一些地方,已經可以用了。

渡過長江,從兩淮到山東,這一段是走的運河。

何夕是奔著遷都過去的。內閣體系,樞密院體系,幾乎全部遷徙到北京去了,整個南京,幾乎沒有留下來什麼中樞機關。

更是有十幾萬京營,七個軍的兵力護送。浩浩蕩蕩的向北而去。

如果說在山東,兩淮一線,還能看到一些戰爭的痕跡。但是過了山東,就看見河北省,一片繁華似錦,之前戰爭留下的痕跡,此刻都已經不在了。

這是有這幾個原因。

第一,就是北京產業的擴充套件。

南京的工業化是,何夕有計劃的調整與分配。但是北方工業發展,其實就是工業化從北京到遼東的外溢。特別是何夕用大力氣改進了河北農村結構。

而今的河北農村都是農場制度,而不是佃戶制度,很多人都是拿工資,而不是自己種地。農業資本化也算是完成了。

只是可惜,劉璟身為民部尚書,做了很多事情,這種農業資本化的推進,始終很緩慢。甚至要比整個天下改革府縣制度要難的多。

特別是越往南越難辦到。

而北方不一樣。畢竟,元末戰亂,中原地區,幾乎殺得一片白地。至於明代人說,中原無百年之士族,也就是說,不要看中原有多少士大夫,他們祖上在洪武年間都是泥腿子。

所以,農場化的制度在北方是容易推行的。而在南方是難以推行的。畢竟,北方土地還能說屬於自己。但是南方人的土地產權,背後有太多層層疊疊的壓迫了。族田,祭田,官田,民田。是一筆糊塗仗。

即便是朝廷清丈,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。

朝廷大規模清丈,能解決的其實,是徵收賦稅數字,減少隱田,並不能改變田畝生產方式。

北方農場化最大的好處,就是土地產出來的,直接成為商品。

大規模專業化生產,大量使用新農具,大牲口。提高了糧食利用率。種出的糧食,或者其中經濟作物,直接是供應給市場的。

這種情況下,河北繁華也是應該的。

南方很多地方府縣改革之後,增加了很多部門,有了很多新政策。但是實際上,經商的人並沒有增多。辦工廠的人。在一個縣裡,也是鳳毛麟角。

但是在河北卻不是這樣的。

不管是糧食從土地之中出來,進行粗加工,好方便運輸。還是一些經濟作物,比如棉花,在當地就進行處理,也方便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