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四十二章 國會章 程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為作為會議的組織者,就更容易用各種章程與手段來保證,議題的結果是自己想要的。
這或許就是民主的秘密吧。
所以,何夕就決定擴大會議人數。
當然了,也透過了決議,在南京中修建會議場所。要能容納一千多人開會。這其實也是一個很難的課題。畢竟,在沒有擴音設施的情況下,一千多人的大會場,讓聲音傳到每一個人的耳朵之中,想想就不容易。
這一項工程,對建築工程,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。
同時何夕決定設立常設機構。也就是國會辦公廳。
直接負責議員身份的確定。更替,領導下面的議會,並負責五年一度的國會組織。
這一件事情,自然是蜀王負責的。
其他種種細則就不多說了。
只能說這些章程公佈之後,那是幾家歡喜幾年愁啊。
整個國會議員分成為兩部分,也就是替換的,與不替換的。雖然在一個會場開會,但是其實經緯分明瞭。文官元老的產生是需要時間的。而今影響還不大。
對於勳貴們來說,卻是極大的利好。好處最大的,並不是那些國公,而是下面的伯爵與侯爵們。
無他,對於國公們來說,參政議政,向朝廷建言的權力,他們本來就有啊。只要不是剛剛繼承爵位的毛頭小子,朝廷做重大軍事決策的時候,一般都會派人去問問。或者下令讓他們就某事發表意見。
國會議員的身份,對他們來說是錦上添花而已。但是對一系閒散貴族們來說,卻是一個天大的好事。
很多伯爵雖然有爵位在身,但是如果軍中的關係斷了,其實也就沒有多少人看得起了。畢竟已經人走茶涼了。權力這東西,並不是誰官大,誰的權力就大,誰爵位高,誰的權力就大。那是要看具體情況了。
而今卻不一樣了。只要是伯爵,就是國會議員,最少有一項權力是保證的。那就是告狀的權力。
惹急了,在國會上,告某官一狀,估計這個官員必須到國會去給上上下下解釋,不死也要脫層皮了。
而且文官大佬的議員身份,是不能繼承的。但是勳貴的議員身份是可以繼承的。如此一來,勳貴立即成為大明特殊的存在。
對於穩定軍心,也是有極大的好處的。
就這樣,這一場定國是會終於結束了。
各地人員也都開始陸陸續續的離京了。
燕王離開南京的時候,何夕也去送了。只是當時並不知道,這是燕王與何夕最後一次見面。也是燕王最後一次來南京。
從此之後,燕王與中樞的關係得已確定,雖然彼此之間,並不是沒有出什麼齷齪事情,但是都壓制在一定程度。而燕王也確定了西進,再西進的策略。
雙方沒有根本上的利益衝突。所以矛盾能夠壓制下來。
終燕王一生,都沒有什麼問題。只是燕王之後,就不大好說了。
陸仲亨卻沒有離開南京。
雖然陸仲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,確定了異姓功臣的海外封地。而陸仲亨也以年老功勳,賜一塊海外封地。就在馬六甲半島上北邊。
距離新州並不遠,也就是說,陸家看似讓出了新州,但是依舊是新州的低頭蛇。
這個決定是朱雄英做出的。得到了何夕的認可。
而何夕之所以認可,不是因為陸仲亨做的事情,而是陸仲亨的身體。
人才是家族興旺的第一因素。
陸仲亨在,他的陸家是一個概念,陸仲亨死了。他的陸家又是一個概念,陸賢身為駙馬,能力手腕,其實都不錯的。
來內閣當一個大學士,也未必不能。
朱元璋選女婿的眼光,未必多好。但是也沒有差到什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