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三十七章 決策流程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三十七章決策流程

何夕說道:“大事決於眾議。徵南之事,遷延不決,自然該召集眾人從眾議而斷。”

薛貞說道:“昨日就是如此議論,何以服人?”

是的。眾議也是一個標準。

特別是徵南這一件事情上,很明顯的兩極分化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。

如沐春這樣的舊勳貴,想透過戰爭,讓他們搖身一變,成為在隆武朝立功的勳貴,而不是洪武朝留下的遺老。但是對於勳貴來說,該如何立功,自然是打仗,不打仗,如何立功。

就隆武朝的勳貴們來說,他們剛剛從戰功中嚐到甜頭,雖然說,朝廷封了好幾個國公,已經麾下上百個勳貴,但是對於這些將領來說,根本是不夠的。而且是遠遠的不夠。

只要戰爭,只有新的功勳,才能讓他們滿意。不管怎麼樣。打就完了。

而新興的工商業主們,他們在南北戰爭之中可是吃飽了。

別的不說,大明朝廷欠下的二十多個億的國債,這些錢都是去什麼地方?大部分都是軍費開支,其中養兵,養官,撫卹,自然是大頭。但是採購物資,不管是軍械,還是其他的物資。都是透過朝廷,向他們採購的。

這些人很多都是買了國債的。但是這個生意,對他們來說,簡直太賺了。

國債是不賺錢的。對普通百姓來說,買國債大概能保本,但是對於有門路的人來說,國債佔據大量的資金,其實並不划算。但是這些國債,如果都來採購他們的產品。那就大賺特賺了。

這些人或許沒有從理論高度總結出一套正規化。但是並不妨礙他們懷念之前打仗時候的生意。

勳貴們的強勢,才有了沐春等人在定國是會上強勢表態。

但是同時,薛貞代表的也不是他們自己。

不管如何粉飾,南北戰爭都給天下帶來極大的傷害,數百萬人征戰沙場,征戰而死,勞病而死,等等因為南北戰爭而死的人,何止百萬之眾。除此之外,人力物力的消耗,對地方的損害,簡直不可估量。

如果真要說的話,對主戰區,比如河間地區的傷害,哪裡能用二十多個億來衡量啊。

所以,很多人反對戰爭。不管是出於儒家本身的反戰思想,還是守舊勢力們的頑強的抵抗。總之,反對繼續戰爭,休養生息,讓天下安定下來的人,數量也不少。

這才有定國是會上針鋒相對,互不相容,乃至於大打出手,拳腳相加的局面。

當雙方都進行了如此充分的溝通,不僅僅是語言上的,還有肢體上的。很多人下意思想要讓朝廷,也就是皇帝,或者說何夕出來,給這一件事情下一個定論。

但是何夕而今說,讓從眾而斷。似乎放棄了這種裁決權。這才讓薛貞感到詫異。

何夕說道:“一人一票,當眾唱票。多者為勝,當然了,如果不合陛下之意,陛下可以一票否決。”

“這-----?”薛貞一時間,不知道該如何反應。

這個原則很簡單,簡單得近乎兒戲。但是薛貞卻從其中感受到巨大的力量。

正因為簡單,帶來的影響非常巨大的。

薛貞一瞬間就想到了很多很多。

從此,皇帝就可以免於日常事務。真正國家大政,由定國是會決斷。然後由內閣執行。而皇帝就處於道家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的位置上。

無為,那就是皇帝似乎什麼也不做,整個體制就能正常運轉。但是真的如此嗎?

大明是如此之大,各地情況如此之多,而這一次大會之上,還有很多海外的代表。今後,這些人也會存在。彼此之間沒有矛盾,才是怪事。

除非,整個大明團結一致,否則,皇帝總有能夠插手的餘地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