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四十七章 安南之戰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四十七章安南之戰

廣東的事情成為了風暴中心,但是以鐵鉉之能,也是能處理的了的。

只是,一邊要支援前線作戰,一邊要根除廣東本地的宗族勢力。即便是以鐵鉉之能,也不是太好辦的。

不過,鐵鉉對此也是很有經驗的。特別是支援前線。甚至安南之戰,成為了他手中的利器。

打安南,並不會有太多的困難。這一點誰都知道。但是打仗就是打仗,需要太多人力物力支援,民夫轉運。只要一聲令下,選誰去前線,選誰不去前線。就是他說了算。更不要說,鐵鉉多年軍需,前線的將領大多都是在他麾下聽過令的。

打聲招呼,想留誰留誰。

這樣做最大的好處,是合理的利用規則。不用具體的罪名,就能將人折騰的欲仙欲死。

說實話,這才是地方官折騰百姓的常規操作。只是何夕變法之後,對各方面管得嚴格了許多。如此一來,要增添了很多人手,自然要冗官之患。

但是也應該管的嚴格,很多事情,必有章程。

大明官員的自由裁量之權,就少了許多。比如徵召,除非特殊情況,一般都要僱傭,官府出錢,招募百姓做工。而緊急情況,比如洪水將至,戰爭等情況,才能徵召。

也是要給一些補償的。

根本上固然是侵佔了很多地方豪強的固有利益,但其實也限制了官員們的權利。

沒有安南之戰,事情還真不好辦。

-------

升龍城下。

張明統領兩軍一個團,共計七萬之眾。一路打到這裡,用了不過三個月時間。正如之前判斷的一樣,順利的一塌糊塗。

安南胡氏父子的實力根本不是大明天兵的對手。

張明一路從廣西攻過來,簡直是勢如破竹。根本沒有遇見什麼抵抗。更有其他兩路人馬。一路是從雲南攻過來的。為首的就是沐春。只是雲南因為地理的原因,後勤輜重從後方轉運到雲南,在順著紅河轉運到安南,一路上耗費太多。

再加上雲南的新軍維持在萬人左右,也不可能有太多人馬。

倒是衛所軍最多。

大概有數萬之多。

沐春一路從西攻過來,升龍城下與張明會師。

而另外一路,就是方關所部的南洋軍,更是火器裝備數量很少,不過也能勝過安南軍。更不要說,最重要的是,方關的水軍可以直接將廣東的軍隊與物資轉運過來。

如此一來,就大大方便了軍隊後勤。

甚至,也是方關來了。才能讓軍隊順利渡江,包圍了升龍府,也就是河內。

而張明也因為由廣西入境,與安南大軍會戰兩次,前後擊破安南七十萬大軍。

具體有沒有這個數量,張明自己也不清楚。但是有一點卻是很清楚的。那就是安南人是自己號稱這麼多的。張明自然也就拿來用。當然了,斬首近十萬,俘獲十幾萬,這倒是真的。

這些安南俘虜很多都被當做轉運的民夫了。

不管有沒有七十萬之眾,有一點確實很肯定的,那就是安南國家實力也就那麼多。到了而今這個地步,幾乎上已經是山窮水盡。不可能再有多少兵力了。

且不說胡家父子篡位這一件事情,能不能得人心,單單說,安南不過幾百萬人丁。抽出幾十萬男丁,已經是極限了。不管有沒有七十萬,也不可能有第二次了。

勝利就在眼前了。

當然了,幾十萬人的大戰,安排一些民夫,還不是簡簡單單。張明不需要做別的。只需要將鐵鉉需要的人,按在安南不讓給他們回去,就足夠鐵鉉去安排了。

不過,打得如此之順利。

有一件事情,自然湧上這些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