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四十七章 安南之戰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人的心頭。

那就是,接下來該怎麼辦?

沐春的想法很簡單,那就是繼續打下去。

沐春對於張明其實有一些想法的。

沐春是誰?沐英的兒子,說起來,身份不下於皇孫。而張明是誰?不過是北邊的泥腿子出身。之前,這種人,沐春連正眼看他一眼都欠奉。而今卻成為了張明的下屬。

對沐春來說,是非常難以接受的。

但是那又如何?

對於大明朝廷來說,張明是何夕的人。也是北邊自己人。而沐春在南北之戰中的態度,也讓沐春打入另冊。雖然回到了雲南主持對南征戰,但是也不可能託之重兵的。

最少,這幾年是這樣的。

等過上幾年,這人心安定,都習慣了朱雄英在位,或許就不一樣了。

面對這樣的局面,沐春想的就是立功,讓天下人看看,他沐家的能力。從而挽回他在很多人心目之中印象。

徵緬甸之戰是這樣的。而今也是這樣的。

於是沐春直接對張明說道:“而今局面,胡氏時日無多,不過反手可滅。而寮國一帶,已經紛紛臣服。大兵順勢而下,可開疆千里,此乃封臣之功也。張將軍,豈無意乎?”

方關也說道:“我從南洋而來,最熟悉南洋的風土人情,占城,真臘,暹羅,都是尊崇婆羅門,分貴賤種,國分上下,民無鬥心,常見辱於安南,豈是大明對手,功勞唾手可得。機不可失,失不再來。”

方關也是知道,他上了年紀了。這是他最後的機會,一旦失去了,將來想要找到這樣的機會,可就不好了。

他這一戰打完,就要回南京養老了,但是方關甘心如此嗎?

自然是不甘心的。

但是他說的也對。

他對占城,真臘,暹羅的評價。

這三個國家,都是印度教國家,內部實行種姓制度,戰鬥力都不強。在中南半島上,被安南打,在印度尼西亞,被回回打,以至於多年之後,除卻泰國還是一個佛教國家,與印度教有些關聯之外,其他都被滅了。這也是原因。

安南被隻手覆滅。南邊的這些國家,都不是對手。

海外封地,這一件事情,吸引了很多人。對於有一些人來說,是雞肋。但是對於方關卻不一樣。方關在南洋時間很長。

自然知道,海外也不是不毛之地。

如果沒有這個政策也就罷了。既然知道了,方關自然想要搏一搏了。

張明對這一件事情,也陷入沉思了。

安南瓜熟蒂落,已經是時間問題了。

張明已經不考慮安南的問題了。

他也要考慮自己。

首先,作為一個將領,從來不考慮自己的戰果大。從來不怕戰越打越多。更不要說,這一次籌備的軍事物資根本沒有用多少,幾乎上明軍都還沒有使出全力。

單單憑藉前線的物資,都足夠繼續向南進軍了。

其次,張明很清楚自己之所以有今日,就是因為他是何夕的嫡系。但是張明也很明白,何夕退下來已經是共識了。

雖然張明有一些不甘心。但是天下人大多數人還都希望這個結局的。

畢竟,何夕與朱雄英鬧翻,很有可能是一場比南北之戰,更龐大的政治風波的開始。今後幾十年,大明就不要做別的事情了。何家與朱家廝殺便是了。

下面很多人都不知道,但是上層很多人已經確定了這一件事情。

張明也要為自己將來著想。

在他看來,他將來在大明朝廷,或許就是一個富貴閒人而已。他未必甘心,那麼海外就是他的廣闊天地。

但是而今海外所有的領地,要麼是荒蕪之地,要麼就是有主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