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五十一章 南洋戰爭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矛盾上的。
因為沒有這個概念,更多是因為大明駐守的將官與太監橫徵暴斂。比大明各處都需要用錢。永樂幾次北伐,遷都等等,不知道需要多少錢。這固然有朱元璋留下的底子,但是也有很多錢是從海外來的。
鄭和下西洋,說耗費巨大,但並非不賺錢的。那問題來,安南是屬於海外,還是屬於海內?
何夕很明白,以大明而今的軍力橫掃中南半島上的所有國家都不是什麼問題的。但是要掃平中南半島上的反明勢力,卻是很難辦的。
前者是正規軍決戰,後者是漫長的治安戰。
東南亞的地形地貌密林遍佈,以這個時代的科技,想要打下來,完完全全的控制,實在是一件難以半島的事情。這也是大明放棄安南的原因。
但是這封王就藩。對於當初貴族來說,不過是新的王族而已,甚至這個王族勢力越強大,對他們本地貴族來說,也不是沒有好處的。
不說別的。就是商業貿易上的事情,之前暹羅這些非朱姓外藩,在大明朝,根本沒有人正經看一眼,簡直是當做域外野人。
當國王姓朱之後,整個局面就發生了變化。
他們在大明境內採購,立即派上優先序列。大明境內大商人,可以輕慢一個外藩,但決計不敢輕慢一個親王。
真弄急了,將事情搞大,官府是不會給他們好臉色的。
這對藩國本地人,也是一件大好事情。
也就將敵人給孤立了。大明打擊的,不過是各國國王,與各國國王的嫡系勢力,而不是所有人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