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十九章 快意不得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是該傷心。
高興的是,在如此蹂躪之下,江南的硬骨頭們都已經被拔起掉了。而今的所謂江南士大夫們,已經徹徹底底的是官僚了。
他們在乎的僅僅是自己家族的延續。
而不在乎什麼儒學不儒學了。
這讓何夕不由想起了,宋訥,劉三吾,方孝孺,等人。有如此後輩子弟,他們在九泉之下,也未必安寧了。
方孝孺等人始終有保護鄉里,保護小農經濟的態度,畢竟,何夕的政策好與不好,是另外的事情,但是何夕政策對鄉間的衝擊,卻是顯而易見的。
另外一方面,面對這些沒有什麼原則的人,何夕固然不相信什麼馬首是瞻。但是卻也相信,他們會服從強者。
從此之後,何夕覺得推行新政最大的阻礙,不會出頭與他作對了。
但是將所有之風骨,為民請命之心,渾然不知道扔到什麼地方去了。
更可笑的是。高尚者,他一個人容不了。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,方孝孺幸好是死了。否則落在何夕手中,何夕固然不會殺他。但是也不會讓他好受的。
倒不是何夕對方孝孺的私德有什麼看法,而是蘭芝當門,不得不除。
只是蘭芝一去,滿目都是雜草。
就是而今這些現實主義者,該低頭就低頭,這些人反而能夠留下來。作為何夕新政推行的點綴。
這世界就是這樣可笑。
何夕說道:“我給你們一條生路。我會上書朝廷,為興文教事,安撫天下讀書人,再舉行一次恩科,但也是最後一次恩科。同時,在蘇州,浙江,江西,各建一所書院,令當地推舉有德之人主之。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