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十一章 買船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十一章 買船
姚廣孝一把攙扶住何夕,說道:“少爺,我們先回去休息一下吧。”
何夕想了想,搖搖頭說道:“不行,此刻去與休息,行蹤定然被人掌握了。想再看出什麼真東西,可就難了。”
湯和此刻就在寧波城中。可以說是整個寧波,不,整個浙江身份最高的一個人。可以說,整個寧波人的目光都在湯和身上,何夕只需見了湯和。何夕自己的身份就又隱瞞不住。
何夕倒不是有隱瞞。但是他經過杭州與郭桓的博弈之後,他其實對地方官員,充滿了不信任。這一點,或許是朱元璋的言傳身教。
所以,何夕想自己先搞清楚情況。再表明自己身份不遲。
姚廣孝無法,只能攙扶何夕到一家茶鋪休息。
何夕休息了一會兒,才算是適應了晃晃悠悠的陸地。
姚廣孝說道:“少爺,我們去什麼地方?”
何夕沉吟了一會兒,說道:“去船廠。海上的任何事情,都免不了船。船是一些海洋政策的根基所在。這一點是絕對要摸清楚的。特別是民間的造船廠,我必須看看。”
而今大明最大的船廠,就是南京龍江造船廠。
何夕在南京的時候,就看過。
有些失望。龍江造船廠最大的問題,不是技術不行,不是工匠技藝不高明。而是定位錯了。
龍江造船廠因何而興?就是因為與陳友諒的作戰。
所以龍江造船廠生產最多的船隻,就是江船,甚至朱元璋與陳友諒決戰所需要的大部分戰船,都是龍江造船廠造的。何夕來之前,就已經調查過。龍江造船廠改造海船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。
甚至可以說輕而易舉。
別的不說,為鄭和下西洋造船的南京寶船廠,其實就是龍江造船廠。準確地來說,是龍江造船廠之中專門分出來的一個車間。所需人員,全部從龍江造船廠呼叫。
等鄭和下西洋這一件事情罷了。南京寶船廠就沒有了。但是龍江造船廠還在,其實就是南京寶船廠的人回到了龍江造船廠中而已。
不過,何夕已經透過朱元璋,下令讓龍江造船廠還是籌備海船了。
今後的戰船,運輸船,等官方用船,何夕其實並不是太擔心的。有龍江造船的技術支援,再加上何夕自己的指點,足以造出合用的船隻。但是何夕想知道是民間造船廠的技術。
因為,龍江造船廠,是不可能包打天下的。大量民間船隻,才是大航海的需要。
但是各方面,這方面的記載,卻是空白。
何夕不知道,是大明朝廷懶得做這方面的統計。畢竟,這都是要人一筆筆寫出來的檔案。或者,就是大明根本不怎麼管這裡的事情。
至於寧波造船廠的事情,還是何夕渡海的時候,與船老大攀談的時候才知道的。
寧波,溫州,福州,泉州,這幾個的地方,都是大明東南造船重鎮。何夕自然想摸摸造船業的底氣。
姚廣孝說道:“那還是老一套。”
何夕說道:“去賣艘船。我也問過了,也就是幾百兩銀子的事情。”
------
何夕說做就做,與姚廣孝等一行人打聽過後,就沿著碼頭走了十幾裡。來到一個小村落裡面。這小村落看上去很是尋常。但是何夕細細觀察之下,卻看出來很多貓膩。
比如房子後面堆的大量木材。都是大木。而且看樣子,儲存得很好,都陰乾了。
很多人房前都堆著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,灰白色的。看上去是泥土,其實不是泥土。何夕也是做過功課才知道,這是什麼?這是一種灰,是有草木灰,貝殼灰,等很多東西黏合在一起的。用處就是彌縫。在船隻下面的縫隙上,塗滿。用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