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三十五章 皇孫有疾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三十五章 皇孫有疾

很快何夕就將這個課題給佈置下去了。

見帖在明鑑堂黑板上的公告。學子們一時間議論紛紛。不解其議。

黃子澄與練子寧走過來,諸多學子紛紛讓開。畢竟兩人學問人品,也算是明鑑堂之最了。故而自然成為學生領袖。當然了,也僅僅國子監監生這邊的。至於勳貴子弟則是以李景隆為首。

這些人見了他們兩人過來,說道:“黃兄,許兄,你們來得正好。何師到底是什麼意思啊?”

黃子澄看著上面告示,一時間也有一些不明白。似乎又有一些明白。相互議論了一會兒,黃子澄說道;“諸位同學。這樣吧,我去問問劉大人如何?”

黃子澄與練子寧都是江西人。

明代滿朝半江西,就是從洪武年間開始。

劉崧是清官,家無餘財。但是喜歡提攜後輩,與後輩之中的江西同鄉,走得比較近。江西學子們也願意登門。這種情況,在何夕沒有來到國子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。

“我也去。”李景隆說道:“黃兄,不介意加我一個吧。”

雖然國子監生們都討厭這些勳貴出身的廕生,但是卻沒有幾個人敢表露出來,原因很簡單,這些勳貴子弟一個個學習上不行,但是家世背景一個勝過一個,國子監生畢竟不是小學生了。人情世故自然會懂,最多敬而遠之,但不至於表露出來什麼。

李景隆是未來的曹國公,黃子澄不能不給面子。

於是,李景隆,黃子澄,練子寧三個人一併去了劉崧住處。

劉崧自然是一五一十將何夕的意圖告訴了他們,說道:“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機會,誰的文章如果特別好的話,那是會讓陛下過目的。讓陛下記得一個名字,那就是簡在帝心了。”

“這個機會,可不能錯過。”

三個人一併稱是。

劉崧問道:“你們有什麼問題?現在可以提一下,我看看能不能解決?”

練子寧說道:“劉師,別的也沒有什麼。只是明鑑堂,乃至國子監,書不夠啊。”

黃子澄說道:“對,研究北疆的歷史,古來文獻就不算多,單單是正史顯然是不夠的。特別是前朝很多漠北文件,特別有用,只是而今明鑑堂沒有,不要說明鑑堂沒有,連國子監恐怕也沒有吧。”

劉崧沉吟片刻,說道:“我給你一封手書,你去危府借書吧。大抵是能借出來一些的。可惜大多是蒙古文。”

劉崧所說的危府,其實是危素府邸,危素也算是一個傳奇人物。是前元降臣。在元朝的時候, 參與編纂遼,金,宋史。投降明朝之後,又參與編纂元史。二十四史之中,有四部有他參與編纂。在歷史上也算是少有的了。

雖然危素已經不在了,但是子孫還在,危素從元廷帶來了大量檔案資料,在修元史的時候使用過,家中還有。

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,危素是江西人。

劉崧的面子有用。

“多謝劉師。”練子寧與黃子澄齊聲說道。

他們這邊話音剛落,李景隆說道:“其實,這些東西我家也有。”

劉崧,練子寧,黃子澄三個人都看著李景隆。

李景隆頭微微一抬,說道:“我父親歷來征戰,所下之處,都奉聖明收集圖書,家中多有副本。各家勳貴之中,估計除卻魏國公府中,也就我家最多了。另外,我家中還有蒙古人,有很多去過草原上的人。精通蒙古文字。”

李景隆之所以如此顯擺,實在是在明鑑堂之中很憋屈。

倒不是有人針對他。

很顯然,沒有人敢針對未來的曹國公。但是在各種課業上,李景隆都是中流以下,甚至扯尾巴。這種情況,讓在什麼地方都是萬丈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