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三十三章 魏國公的手腕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?有些事情是能做的嗎?
只是此刻沐英對藍玉深感同情。魏國公這些年一直是好好先生的脾氣,能因為藍玉改變,也就知道這藍玉作死的能力也太大了。
徐達淡淡說道;“去吧。等藍玉出營半日後,你部就出營吧。不用太慢,按正常速度就行,這藍玉一出營,定然日夜兼程,怕走得慢了,韃子有防備。你正常速度,正好。”
沐英立即下去安排了。
徐達隨即又做出其他安排,將諸多老將安排下去。
隨即開始寫奏摺,將前線的事情,事無鉅細一一奏明。在很多事情上,也絕不擅作主張。越出朱元璋劃定的範疇之中。
這也是朱元璋為什麼信任徐達的原因之一了。
只要是重大戰事,朱元璋無不面授機宜,也就是說,這一戰該怎麼打,都是朱元璋的方略。其實這本質上與宋朝皇帝在戰事開打之前,制定陣圖並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。
唯一不一樣的地方。那就是朱元璋的軍事才華,在古今帝王之中,也算數得上好的。大抵是輸於李二,至於其他皇帝,也不敢說勝過朱元璋。
所以朱元璋制定的方略,一般都是很靠譜的。
但問題是,徐達的軍事才華與朱元璋的軍事才華?到底誰高誰下?
這個問題不好說,但是想想就知道,在大明建國之後,朱元璋已經遠離前線了。而徐達屢經惡戰。甚至可以真正造就徐達英名的就是大明建立之後的一系列大戰中。特別是與王保保的數次對決。精彩紛呈,各有勝負,不下於朱元璋與陳友諒的對決。
一個已經脫離軍事一線快二十年了,一個在這二十年間,獨立支撐北方防線,與天下奇男子對決數次。大小戰事更是不少。
軍事上誰高誰下,其實已經有傾向了。只是無法證明而已。
但是徐達從來甘於當朱元璋計劃的執行者。任何一個軍事計劃,即便是再精妙,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執行者,那也是一個災難。而一個尋常的軍事計劃,如果得到一個好的執行者,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。
徐達就是這樣一個人,甘心事事歸功於皇帝,是皇帝各項軍事計劃的執行者。雖然在具體情況之下,也會有一些微調。但是總體上還是按照朱元璋的計劃來走。
徐達一連寫了好幾封書信,有走正規渠道給朱元璋寫的,這都是明面上的東西,有透過錦衣衛渠道寫給朱元璋的,是暗地裡的要表明的東西,還有一些私信,與朱元璋在更高層面的溝通。
等等。
徐達做完這一切之後,又站在地圖旁,細細觀看低頭。漠南漠北中間一片區域,那就是戈壁瀚海。而今內蒙古與蒙古國中間的地方。徐達心中暗道:“今年整個北方是平靜不下來的。只是戈壁天險在,估計誰也不會有太大的動作。真正有大動作,估計是這裡了。”
徐達目光轉移到地圖的一邊,這裡就是遼東。用現在的話說,就是東北平原。但是在這個時代,只是看成草原的一部分。戈壁難以翻越。徐達不是沒有試過,大軍出瀚海攻漠北,差點沒有回來。蓋因而今的草原與漢代的草原已經不一樣,土地沙漠化更嚴重。當年是草地的地方,而今已經是戈壁了。所以要翻越瀚海的難度比漢軍那時候更困難了。
而東北也不一樣。漢代的遼西走廊還是海水裡。沒有這條路,去遼東要翻山越嶺,分外困難。
更不要說有海運了。
戰略重心的轉移,已經成為必然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