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十三章 知我罪我,其惟春秋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麼。他內心是有預見的。

果然,方孝孺一開口,就讓何夕很不舒服。

方孝孺說道:“陛下,太子,何大人。何大人在國子監所講,振聾發聵,開史學一大天地,千載之下,何大人也當列名於天下史家之列。然後,史學非治世之學。何大人所言,雖有補於國政,然有術無道。姑且聽之可矣,奉為圭臬則不可。甚至有誤視聽。”

朱元璋看了一眼太子,發現太子一言不發 ,好似石頭一般。又看了一眼何夕。何夕就沒有那麼沉得住氣了。微微皺眉。好在也歷練出來了,沒有情緒上臉,僅僅是皺眉而已。

朱元璋隨即說道:“方卿繼續說。”

方孝孺說道:“何為道?乃是聖王之道統。二聖之心法,曰仁,曰義,君臣之綱常,社稷之禮法。聖王以此而治天下,陛下因此而有天下,舍此不言,皆為術也。何大人史學上推陳出新。大有成就,但是天下間向來是因道用術,從無相反之處。”

“臣以為何大人,還是應該多讀聖賢書,不要將聰明才智用到末處。”

朱元璋聽了,有一點挑事地說道:“何夕,你覺得方卿說得如何?”

何夕聽方孝孺如此說,先是大怒。隨即忍了下來,細細分析起來。此刻卻已經明白其中門道了。

方孝孺這番話,決計不是他一個人的。

這代表的很多儒臣的想法。

何夕甚至有些後悔了。覺得自己有些嘴欠。“乞丐何曾有二妻?鄰家焉有許多雞?當時尚有周天子,何事紛紛說魏齊?”這一首打油詩,說起來容易。但是而今受到了反噬了。

因為這一首詩將何夕的立場完全暴露出來了。

假使何夕是儒門中人,這話是萬萬不會說出口的。

當然了,這僅僅是引子。何夕講的史學之中,更是有將六經納入史學之中,對儒學的特殊地位也有窺視。這兩者相加,何夕的立場表露無遺。

這種情況下,但凡是儒生都不會說何夕的好。

而方孝孺這一番話,也很是高明。將尊儒家教而奴百氏的態度表露無遺。

方孝孺並不是不重視實用學說,其實恰恰相反,很多大儒都是全才,在具體的實踐學科中,有很多發揮。他們都認為儒學應該是超出其他學科之上,作為最重要的學問,用來統領其他學科。

進而言之,何夕的史學最大問題,並不是史學有多少開拓,這些開拓對與不對,而是沒有將儒學價值觀貫徹在史學之中,並沒有表明儒家史學最高要義,要微言大義,令亂臣賊子懼。要削筆治春秋。表現出儒家價值觀統領史學的態度。

所以,方孝孺一邊承認何夕的才華,一邊卻說何夕的才智用到了末處,言下之意,路走偏了。

何夕想清楚方孝孺的態度,內心之中有很多不平之意,正要在御前與方孝孺舌戰一場,但是看到朱元璋莫名的眼神。心中忽然一動,行禮說道:“陛下,臣不知方先生所言對與對,但是有一句話,告知方先生,知我罪我,其惟春秋。”

方孝孺見狀,微微一愣,他今日準備了很多,準備讓何夕在御前原形畢露。但是何夕這一句話,讓他蓄力滿滿的一拳打到了空處。他不過再說什麼,只能說道:“何大人,有此心也是好的。”

何夕見狀,知道自己做對了。

與人辯論要什麼效果?想要說服別人?但是有些人是可以說服的,有些人是不可以說服的。比如國子監的學生,他們雖然讀了多年聖賢書,但是到底年輕,甚至有些叛逆,充滿了求知慾。是有可能說服的。但是方孝孺是什麼人?

那真是鐵石心腸。即便十族全誅,也撼動不了他的儒門道義。何夕想要一場辯論,就說服方孝孺。怎麼可能?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