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章 劉崧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二章 劉崧
司業所是一個七間瓦房。外面有一個大院子,種植槐樹。
槐樹有很多象徵意義。唐代常以槐代替科舉。故而在國子監這樣的場合之中,種植最多的就是槐樹。
劉崧與何夕在司業所坐下來。劉崧說道:“這裡比較凌亂,何大人將就一下吧,其實我也很奇怪,按理說,國子監司業已經夠了。何大人,為什麼求這個職務?”
何夕客氣道:“劉大人,稱呼我挽之就行了。”他微微一頓,說道:“如果別人問這個問題,我是決計不會說的。但是劉大人問,我只能實話實說了。”
“我來這裡,是陛下的意思。”
劉崧臉色頓時嚴肅起來了。說道:“還請何大人為我解惑。”
何夕來之前,就分析過這些人誰人可以拉攏,誰人又不可以拉攏。他就覺得劉崧可以拉攏。因為劉崧雖然是一個學者,也是文壇大家,在江西有著重要影響力。更重要的是劉崧宦海沉浮,能全身而退,更證明了劉崧知人心,懂大局,不是尋常儒臣。
如果宋訥一般的儒臣,何夕知道是根本說不通的,而劉崧這樣的人,反而能說明白的。
何夕微微一笑,說道:“劉大人,可還記得之前宋老夫子臨終上奏。”
劉崧說道:“你是說開科舉?”
何夕說道:“正是。這一件事情,陛下一直在斟酌。所以。讓我來國子監看看。”
這一句話,說得意味深長。含而不露。
朱元璋讓何夕到國子監,自然是有使命的。至於是不是考察科舉這一件事情。卻是另外的了。
何夕是要將後世的學術植入這個時代的教育之中。當然了,朱元璋僅僅是給了一個大目標而已。並沒有給何夕佈置細則,甚至也沒有說讓何夕怎麼做。
很簡單。如果什麼事情,都要朱元璋手把手教。那麼何夕在朱元璋眼中的價值,就大打折扣。
何夕來之前也揣摩過國子監的人事安排的。國子監之中,宋訥一手遮天。當然了,這也是朝廷體制規定,如果在一個衙門之中,一個正印官沒有權力,那才是咄咄怪事。
可以說國子監的一切權力都在宋訥手中。
只是,國子監又與其他衙門不一樣。
其他衙門最重要的事情,是人,與錢,人事權,與財政權。有這兩樣,其他事情就無往而不利。
但是國子監本質上,是學校。管理的不是官員,而是學生。
錢與權固然重要,而思想才是最重要的。或者學習什麼才是最重要的。宋訥之所以能國子監鎮住場子,固然與宋訥的權威有關係,但是宋訥本身也是理學名家。朱子嫡傳。為人清廉方正,教學雖然嚴苛了一點,但在這個時代,講究嚴師出高徒。
如果沒有這些,宋訥也是坐不穩國子監的位置。
何夕也思索過如何破局,總體上來說,孤木難支。總是要從國子監內部找幫手,如果非要請旨,讓朱元璋幫忙動手。就顯得何夕無能了。
劉崧是可以拉攏的人。
但是怎麼拉攏卻是有學問的。
何夕這一句話,似乎是不明不白。畢竟陛下要開科舉與否,為什麼要讓人考察國子監?
但是劉崧聽得懂。
無他,這十年來,雖然有各種取士的辦法,但是國子監還是最大的。北伐之後,有過數次,調動數百監生北上為官的事情。科舉取士之後,國子監能否還如之前一樣,就不好說了。
偏偏宋訥是支援開科舉的。
這反而有些矛盾。
當然了,如果不將科舉簡單的看成取士之法,是一種維穩,聯合士大夫的統治政策,就不矛盾了。
但是劉崧卻是明白,陛下對很多士大夫的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