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章 劉崧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猜忌,其中含義就很明白了。

是猜忌宋訥用心?是看國子監教學質量?是考察國子監能否代替科舉?等等等。

越說得含糊,劉崧想得就越多。

不過,劉崧是很容易就有了決斷,他咳嗽兩聲,說道:“既然是陛下的意思,你有想知道,儘管問我便是了。”

劉崧本質上,並不是國子監的人,他不過是來國子監養老的,須知,大明官員退休之後,是沒有俸祿的。至於後來的退休後食半俸,也是後世增添的。

而六十多歲的人,大半輩子都在外面,對國子監能有多少感情。

他更知道當今陛下是什麼樣的人?所以這個選擇很容易下。

何夕微微一笑,說道:“那就多謝劉大人了。不過此時不急。今日初來乍到。國子監內裡的情況,還要請劉大人指點一二。”

劉崧說道:“無妨,其實國子監很簡單了。無非,國子監官員,國子監一些吏員,還有生員們。宋訥雖然方正,但是隻有不犯事,他不會拿人怎麼樣的。國子監的教師們,大多也有學問,修養不錯。做不出來太出格的事情。至於,生員們,從地方上拔貢,到好,都是來讀書的。再加上朝廷補貼不少,有糧食,香油,雞蛋,皇后娘娘還補貼生員的家眷。自然沒有事情。但是勳貴家的公子們,就不好辦了,也幸陛下令曹國公提舉國子監。曹國公來過數次,打得滿地哀嚎。這些人也都安分了許多。”

“唯獨那些吏員們,有些不大老實。”

“宋訥教了一輩子書,對一些蠅營狗苟的事情,不是太清楚的。為小人所弄。不過事情也不嚴重。否則生員們真鬧起來,也不好收場。自然也沒有人越俎代庖。去提醒宋訥。”

何夕內心琢磨著國子監內部的事情。與他之前調查的相差不多。說道:“劉大人,這個司業該怎麼做?”

劉崧輕輕一笑,說道:“這就要看,何大人你想怎麼做了?”

何夕說道;“此話怎講?”

劉崧說道:“國子監司業。其實就是祭酒之佐貳。負責掌管儒學之訓導之責。不過,宋訥是一個上心的祭酒,我就在這裡就是養老的。不過偶爾也是要上幾門課的。何大人可要注意了。”

何夕頓時明白,劉崧的意思。

儒學之訓導,這個責任說大也大,說小也小。如果僅僅是教學責任的,大抵是教導主任,最多是加了副校長銜的教導主任。但是如果上面的校長用心於此,這教導主任就沒有什麼事情了。

須知,國子監雖然號稱極大,但本質上不過是人員兩千多人的一個學校而已。

沒有多少事情。

但是往大里說,國子監作為大明的最高學府,有很多額外的權力,比如對儒家經典的解釋權, 雖然這個權力並不是國子監獨有的。翰林院在這上面也能發言。但是隻要不鬧得太大,國子監在某方面就是權威。

這個權力,作為學者的宋訥是分毫不會讓的。

劉崧年紀大了,自然沒有想過爭。

而且何夕格外注意劉崧提醒。

那就是一般來說,國子監各級學官雖然不直接管學生,直接負責管學生的是國子監助教。但是,各級學官都負擔著一些教學任務。這也是必然的。畢竟學校之中的學官並不是太多。不過幾十個人。總不能讓吏員教授學生吧。

對於劉崧這樣的人,根本不成問題,甚至是信手拈來,四書五經,歷史,書法,等等。那一樣不能講。但是放在何夕這裡,卻有可能是問題了。

教學不精,可是要被處罰的。

宋訥讓劉崧帶的話,也就是讓何夕在國子監混日子。劉崧根本沒有說,他看出來了,何夕是不可能在國子監混日子的。如此一來,教學之事,很有可能是宋訥為難何夕的地方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