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七章 朱涇鎮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七章 朱涇鎮
豪強這東西的強大,是建立在本鄉本土上的。在自己家裡,人多勢眾,別人給面子,自己族人眾多。說話有分量。這才是豪強。不單單是有錢有勢,更重要的是有人。
或者說,只有有人了,才能有錢有勢。
這是封建時代,地方豪強的常態。
一旦離開他們熟悉的土壤之後,一切都要重來。什麼都不會有了。
反而變成小兒持金鬧事。很多打壓也就過來了。成了弱勢群體。
朝廷什麼也不做,一個遷徙,就地方上威脅中央的豪強給蹂躪得不成樣子了。
這手段,不是真正瞭解地方情弊的人是用不出來的。
只是此刻隔壁傳來嗚嗚的哭聲。聲音不大。很顯然連放聲大哭都不敢。
何夕嘆息一聲。
他其實也知道,一二十年前,那個小侄在家鄉的時候,也未必是什麼好角色。倒不是說,他是壞人好人。但是在元代傳承下來的地方豪強,經歷元末明初亂世,沒有衰落。這樣的人家,真是什麼善良人家嗎?
不大可能。
但是看到這樣子,依然讓人感嘆。
姚廣孝也嘆息一聲,說道;“這些年,年年從江北有很多乞丐到江南,說的都吳語。”
安慶公主拉拉何夕的衣袖,說道:“我們能不囊幫幫他,好可憐啊。”
何夕說道:“乖,這是國家大政。不是我們能干預的。”
今日這一件事情,也給何夕很大的震撼。
說實話,何夕並不覺得朱元璋的政策有錯。元末的大戰,江淮之地是主戰場。幾乎打成了一片白地。不管是出於政治目的建立的鳳陽城,還是填充兩淮人口,都不能說是錯的。
畢竟,江南人口多,江北人口少,這種發展不均衡。對國家來說,並不是一件好事。而江南很多豪強,並不是太服從朝廷管理的。在行政手段上加以打擊。也不是錯的。
但是很多命令到了下面可就走樣了。
何夕相信,朱元璋本意沒有虐待江南移民的意思。但是人離鄉賤。本地人欺負外地人。這種事情太常見了。以至於變成這個樣子。
何夕只能引以為戒。
他的每一個決斷,都會影響到無數的人。即便正確的決策,很可能也會讓一些人身上碾過。時代的一粒沙,落在一個人身上,都是不可承受之重。而何夕就是推動時代的人。更是要慎之又慎。
有了這一件事情。安慶公主有一些不高興。
何夕不參與這一件事情,就是怕自己參與進去之後,反而成為某些人的槍。畢竟,不管出了什麼樣的事情,一來朱元璋不可能改變這個國策。二來,如果將這個政策廢除,或者讓遷徙出去的百姓還鄉,未必是一個好選擇。
甚至弄出的事情,更多。
這就是為什麼方孝孺等很多人,都支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因。封建王朝的執行能力,不過正確的決策,還是錯誤的決策,只要執行,都會誤傷一片。
維持現狀,成為這些人看來最好的政策。
這也是讓何夕做出第一個決策。那就是這一兩個月之內,什麼事情也不要做。因為春耕。
是的。洪武十六年的春耕,正在綿綿細雨之中到來。何夕出來之前,並沒有考慮過這個因素,而今才發現,這是頭等大事,不管什麼事情都要放在後面。
這讓何夕決定,先好好想考察一番,等春耕過後,再具體決定怎麼做。
------
姚廣孝判斷沒有錯。第二天,朱涇鎮就到了。
朱涇鎮並不小。如果放在其他地方,說是一個小縣城也不為過。但是在江南,這樣的集鎮有多。當然了,這說的是這個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