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九十八章 何去何從?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九十八章 何去何從?
何夕回到家中,在自己的書房之中,看著安慶公主從電腦上畫下來的地圖。上面很多地名標識,已經改成了明代的。當然了,很多是不用改的,蘇州,放幾百年後,還是蘇州。
朱元璋說得理由,他都明白。
只是他沒有心理準備。
即便王安石變法之前,也是在地方上輾轉多年。驗證了自己很多法度。才回歸中央的。
但是道理是這個道理。何夕明白。
何夕依然不願意離開南京。
從心理上,從生理上的不喜歡。
從心理上來說,很簡單。南京作為政治中心,這裡的一舉一動都能影響天下人。他在這裡遇見都是第一流的人物,稍稍有一些動作,就天下皆知。是在政壇的聚光燈下。
這種滋味,何夕還是很貪戀的。
這種心態,何夕還是能克服的。畢竟他已經大出風頭年餘了,是該沉澱一段時間了。
但是生理上的不喜歡,就難以克服了。
首先,是與安慶公主新婚燕爾,正是卿卿我我的時候。讓他突然離京,怎麼能收到得了。好吧,這一件事情,可以解決,想辦法求朱元璋,讓他帶著安慶公主上任,這也未必不能操作。
其次,甚至比上面的更重要。
那就是古代的生活得不舒服。
各種的。
從降溫到保暖,從洗浴到睡覺。
何府在營造上,何夕下了大功夫的,儘可能復刻了現代的生活方式,在這上面,何夕都沒有問價格。因為他知道,這是一個以何夕自己俸祿,大半輩子都填不起的窟窿。
別的不說,埋下地板下面,那幾千斤的銅管。那是可以直接換算成錢的。
何夕很明白,這樣的事情,也就是公主下嫁,他才能借題發揮,他如果在地面上還怎麼搞,朱元璋的龍頭鍘,就要為他所設了。
可以說,單單以生活待遇來論,在何夕看來。除卻南京,其他地方都是發配。
不過,男子漢大丈夫,這些雖然困難,但也能咬著牙忍了。
事情又回到了原來的問題上了。
去什麼地方啊?
何夕目光在地圖上轉了好幾個圈,好像去什麼地方都可以。去北方,河南,河北,這些新移民的地方。移民治河。去西北,陝西甘肅很多地方荒無人煙,但臨近蒙古,或許可以研究畜牧業。去四川,西南土司,是一個大問題,或者乾脆是雲南。做沐英的事情,說不定,能長驅直入,飲馬印-度洋。
好吧,何夕將自己無腦想象,給撤回來了。因為他其實知道,真正打仗的事情,根本輪不到他。
無他,大明開國勳貴都還在,徐達,李文忠,傅友德,馮勝,王弼,等等,一大票老將都在,至於新生代之中,沐英,藍玉,各有所長,其餘各家的小輩,還在各個戰線廝殺。不過沒有到露頭的時候而已。
怎麼也輪不到何夕。
但凡有戰事,這勳貴們內部都打成一團,爭一個領兵的機會。
何夕算那根蔥。
何夕願意上戰場,朱元璋還怕他打敗仗的。
所以,戰區不是不能去,但是決計沒有他做主將的可能。
甚至何夕判斷 ,他下去之後,也不可能到省一級,最有可能是知府。或者不帶知府頭銜,但是能直接管控的地方,並不算太大。
為什麼?
朱元璋是要鍛鍊何夕的。
何夕在京師這一段時間,已經大體明白了,大明上層是怎麼運作的。國子監,翰林院,秘書監,工部,這些部門都混熟了。上面各部尚書,也都打過照面。朝廷上層如何運作,利益如何分配,如何鬥爭,乃至於政治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