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九十三章 會面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無措,心中打鼓的那一個人。
平日裡張度,雖然做事不會越矩一分。但是私下場合,也不是這麼嚴肅的。唯獨今日,他不嚴肅也不行。他剛剛回京不久,就琢磨出這個煤鐵司的問題了。
首先,煤鐵司首先要制定煤鐵正常。一句話,煤鐵是否要官賣。這一就是一個很大的爭議。這不是張度可以作主的。張度其實迫切想要一個能作主的人。
這也算是張度的一個缺點的。
張度執行力特別強。但是前提是上面拍板。否則他就有些擔心,並無所適從。當然了,尋常小事,自然無所謂了。但是如此大事,就讓張度打鼓了。
其次,也就是最讓張度打鼓的。不是事情。而是人。
在官場混,都知道人才是最可怕的。
就拿今日的談話來說,看似,他主持。但實際上,一個是天下文宗宋濂的衣缽弟子,太子幕僚,身前人。一個是陛下的嫡女婿,真駙馬爺,又是這大半年來,在朝野上的展神威的重要人物。
這兩人,誰都將他給捏死。
兩人之間,如果有了矛盾,張度該怎麼辦?
他想來想去,唯有公事公辦而已。他不倒向任何一方。只是執行。其餘地讓兩方自己商議,他只聽勝利者的話。他雖然知道,這個辦法未必妥當,但是想來想去,已經是他能想到最好的辦法了。
正因為他存了這種心思,故而,他在面對何夕的時候,自然是一板一眼,不親近一步,不疏遠一毫。
所以兩人相處得很是尷尬。本來何夕還想談一下煤鐵司的章程。但是張度一副盡情吩咐的樣子,反而讓何夕不知道從何處談起。
好在,過了一陣子方孝孺到了。
方孝孺到了,反而讓這裡的氣氛緩和了幾分。
何夕與方孝孺兩個人並不是第一次見面,甚至是相當熟悉。畢竟,何夕在秘書監的時候,方孝孺也在,兩人打交道的時候不少。但是,兩個人之間,很少有深談。
僅僅從待人接物,為人處世上來說,方孝孺也是無可挑剔。
最少兩人寒暄起來,比張度要熱情得多。
當三人再次坐定。會議算是開始了。
方孝孺先開口了。他說道:“張大人,何大人。方某僅僅代表太子,奉聖命過問此事,別無他意,別無他意。還請兩位不要誤會。”
何夕說道:“那是自然。”
不管是不是相信這個話題,總是這個答案。
張度說道;“張某,剛剛從常州調任京師,對京師的情況,兩眼一抹黑,什麼都不知道,在這一件事情,也沒有別的想法,唯有聽兩位之高見,在下服從便是了。”
何夕說道:“張大人,國家幹吏,何出此言,客氣了。客氣了。”
就這樣,今日會面的基調就定下來了。
方孝孺並沒有直接進入正題。而是問道:“何大人,煤鐵司,乃是你倡議建立的。不知道在煤鐵上有何高見?”
何夕說道:“本官倡議建立煤鐵司,是因為煤鐵乃是國家之根基,甲冑,兵器,農具之所出。即便不論民間,國家一年所需之鐵器就不在少數。之前,朝廷在煤鐵之政,太過疏漏。沒有一定之規。我的倡議不過是官辦礦冶,古來有之,也算不得新鮮之物。其實雖為煤鐵, 其實僅僅”
“那民間如何?”方孝孺說道:“可是嚴禁之?”
何夕說道:“不。一來民間所需煤鐵,朝廷未必能提供。二來,一禁了之,豈能真禁得了。只是不管禁與不禁都要面對一個問題,那就是礦徒數以千計,聚嘯山林之中,放任不管的話,恐為國家之大患。畢竟前朝殷鑑不遠。我輩也為要朝廷,未雨綢繆才是。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