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九章 男耕女織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九章 男耕女織

張掌櫃自然不也會拆穿這一點。只能略帶諂媚地說道:“大人的好意,小老兒心領了。只是小老兒不敢欺瞞大人。這布莊其實就是一個樣子貨,值不得幾個錢。大人想要送給大人也行。只是小老兒擔心,大人不賺錢。反而怪罪小老兒。”

“這就是天大的誤會了。”

何夕說道;“哦,你後面不是作坊嗎?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,還有一些染布的地方。如何說不賺錢。”

張老掌櫃說道;“大人英明,慧眼如炬,一眼就看出來了。大人所言極是。後院裡面,就有幾十張織機,有時候忙不過來了,我也請些個女工在我家織布。但是大人。我家出貨量這麼大,區區這幾十張織機,又能夠提供多少貨物?根本是不夠的。僅僅是杯水車薪。”

“是一個添頭。”

何夕聽了,說道:“此言當真?”

張老掌櫃說道;“小的騙誰,也不敢騙您啊。幾十年前,小老兒起家的時候,那個兵荒馬亂的。很多人家都不敢出門。當時我也是沒有辦法了。咬牙將祖傳的宅子抵了。弄來一筆錢,從鄉下收了,幾百匹布,送到松江城中。當時一匹布,僅僅賺五個同伴。一趟下來,賺了幾兩銀子。這才算是打下聲望。從此之後,鄉親們信任我。我就先從下面拿布,然後帶著布賣掉之後,才給錢。如此不需要本錢。做得越來越大,半輩子打拼才有而今的局面。”

“所以,這張家布莊最值錢的。不是這幾重院落,也不是後面的織機,染坊,而是我這張老臉。姓張的名號在這十里八鄉,還是一個人物。有我在,鄉親們信任。同樣的價格,鄉親們願意在我這裡出布。這就是我的本錢。而張家如果換了東家。可就不行了。”

張老掌櫃言語之中,帶著幾分驕傲。

這是他半生積累下來的名望。這多年從下面收布,自己在賣出去。一進一出之間,從不賺黑心錢。真要是有誰家出了什麼事情,他也會出力幫忙。

這種商人,其實也是很多古代商人的生存之道。他們做生意就在一個信字。很多時候,根本不用立文書,一言既出,傾家蕩產,也要做到。

何夕對張老掌櫃的生意經並不是太感興趣。

但是對張老掌櫃的這種生產模式,很感興趣。

何夕立即問道:“你的布,全部是鄉下百姓家裡織出來的?”

張老掌櫃說道:“正是啊。”

何夕有些頭疼。

眼前的情況,出乎何夕預料。何夕以為大明紡織業已經有很多大生產的萌芽了。但是而今看來,還是男耕女織這種小農經濟體系。這些布匹,全部是家中的紡織機產出的。

這種情況何夕早有預料。畢竟這種男耕女織,小農經濟是中國典型的經濟模式,一直到清末之後,還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。只是,何夕萬萬沒有想到,松江府這裡,幾乎完全是這樣的模式。

他可是記得明代江南地區,可是有數千架織機的大作坊。所謂資本主義萌芽,說的就是這些。

只是何夕忘記了。

但凡說明代,很多時候說的就是明代中後期。而不是明初。

明初百廢待興,從前朝繼承下來的東西,並不多。很多事情,都是從明代重新發展,等天下太平有一段時間之後,其他東西,都才會慢慢產生的。

“有些麻煩。”何夕心中暗道。

這樣的情況下,對何夕有好處,也有壞處。

好處是,在棉紡業上,估計沒有成型的對手。何夕不用擔心權貴上面的阻力。甚至是一張白紙,何夕可以隨意塗抹,甚至不一定要將紡織基地放在松江。畢竟,松江的優勢,也不是太大的。這但是壞處就是,如果以激烈的手段摧毀這種男耕女織的結構,所引起的問題,可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