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八章 張家布莊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八章 張家布莊

一匹布四丈長,至於多寬,一般是看織機的。織機大,那就寬一些,織機小,那就窄一些。

在古代每一個女人都要學習女工,即便安慶公主女工不大好。但是對布匹針線的相關知識儲備還是有的。故而,安慶公主一上手,就對這布匹有了基本的印象。

首先,分量很足。

雖然安慶公主並沒有將這一匹布開啟,用尺子量尺寸。但是單單重量。安慶公主就知道,這分量不差多少。甚至單單從布料上來看,用料很足。

但是安慶公主是什麼人?她從小錦衣玉食。所用的都是貢品,雖然,朱元璋很是節儉,但是朱元璋的節儉都是金銀玉器上面的。並不是說。連布料上也委屈安慶公主。頂級的綾羅綢緞,安慶公主也用過。只是用得上,也是在大禮節的時候,才穿。

畢竟古代的絲綢很難清洗,掉色,縮水。所以一般,一件衣服髒了就不能穿了。

至於棉布,安慶公主也見過的。

畢竟朱元璋推廣棉花種植,棉布並不稀罕。

而尋常百姓,可能更重視布料厚實與否,但是安慶公主早就將布料重點,放在其他方面了。故而,安慶公主看這布料,怎麼看怎麼傻大笨粗。給下人做衣服不錯。但是並不是她喜歡的。

不過安慶公主也很聰慧。她知道,她的丈夫與父親都是做大事的人。今日何夕來此,也不是真為了看這些布匹。她不滿意歸不滿意。卻沒有說出來,而是遞給何夕,說道:“你看看。”

何夕抱過布匹,手指摸著厚實的棉布,有一種熟悉的感覺。這種感覺來自小時候的土布。

上面沒有熟悉的花紋,也粗糙很多。但是厚實的感覺,與小時候的土布相差不大。

畢竟,土布的工藝,其實就是中國傳統棉布紡織一脈相承下來的。隨著現代化的推進,被替代掉了。但是依然在時代之中留下痕跡。

何夕問道:“這布很厚啊。”

張掌櫃做生意的人。眼神多敏銳。一眼就看出來安慶公主其實並不滿意。只是這邊沒有開口。他不好說話,何夕這一開口,不管說什麼。張掌櫃立即上前接住話頭,說道;“客官英明。我們這裡的布,都是選用上好的浙種。這種棉花,生出花絮最厚實不過了。客官不信,你看看,最年耐磨了。”

何夕對其他的不感興趣,反而對張掌櫃口中的品種很感興趣,說道;“浙種?”

“對啊。”張掌櫃說道;“而今天下的棉種,多為北種與南種,南種就是浙種為多。我們這一帶的棉花都是浙種,比其他地方的棉花長得好,織出來的布,更是天下最好的。故而我們這個小鎮,天下聞名。大人,也不會特地來我們這裡看布不是。”

何夕微微一笑,說道:“不錯。”

他口中說不錯。但是內心之中,卻暗道:“對上了。”

為什麼松江布甲於天下,或許一開始,並不是因為別的。就是松江這裡盛產棉花。但是時過境遷之下,松江本地棉花不夠用,大量引進外地棉花。以至於本地種棉花不賺錢,反而沒有人再種棉花了。留下了天下第一的紡織業。

另外還讓何夕發現另外一個他沒有發現的盲區。那就是大明的棉花還有品種。

說起來很奇怪。

其實棉花本來就應該有品種才對。只是大明士大夫不重視這個。在他們看來棉花就是棉花。何夕長期在上面,也沒有發現這一點。而今才知道,原來大明的棉花還分品種。

一瞬間,育種的種種想法,就湧上心頭。

埃及長絨棉,號稱世界上最好的棉花。也湧上何夕的心頭。

何夕頓時為未來出海的船隊,再增加了一個專案,從天下各地收集良種。與此同時,似乎也要在大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