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八十六章 對症下藥何其難?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是有些就不一樣了,比如我。從小的識字課本就是湯頭歌。二十出頭的時候,就已經倒背如流的。在恩師身前伺候數年,言傳身教。等恩師走後,才算是正式行醫了。”

“我的弟子之中,有一些十年了,基本功都還沒有練好,有的本身就是門裡出身。如我一樣,我一般試他幾個月,只要基礎牢固。就可以教授行醫用藥之術。”

“總之,是因人而異。”

何夕說道:“那戴先生,能不能將基本功都總結出來,然後讓學子們,數年之內,什麼也不做,完全學這個。需要幾年才能出師?”

戴原禮一愣,說道;“這可難倒我了。一般練基本功的時候,都是給老師醫館打雜。專門做這個需要幾年,真不知道?”

何夕說道:“這些東西都是死的。我算五年,以五年時間,讓他們全部掌握之後。再由其他郎中直接收徒。你覺得好不好?”

戴原禮沉默了一陣子,說道:“這好像可以的?”

戴原禮很想說不能,但是他的直覺感受他,這是能做到的。

雖然說,他有一點不習慣。因為學徒打雜的時候,並不是什麼都不學的。師傅也會教授他一些待人接物的技巧,看病問診的技巧等等。也算是打基礎了。等他基本功過關之後,直接上手,就容易多了。

而且師徒之間彼此瞭解。也容易教授。

這種獨立去學習基礎,然後再跟著戴原禮學習的話,很多東西都不習慣。畢竟醫學也是分派系的。金元四大家,與他們弟子本身就各有分別。他算是丹溪派,以補為主。而北方河間派很多手段,以下為主。

這種醫學上分歧,讓不是自己親手帶出來的弟子,教起來有些隔閡。甚至不喜歡。

但是如果硬說不能,那就是假話了。畢竟戴原禮大名鼎鼎,來向他求教的,未必都是他的弟子,有時候也是有外人來的。這些已經成名的郎中來請教,戴原禮就不指點了。

也是指點的。很多時候醫學見解不同。戴原禮也就淺嘗而止。他未必覺得,他說的話,所有人都要聽。

何夕說道:“這些學習了五年的人,多久能夠獨立開方?”

戴原禮說道:“有獨立開方的權力,還是恩師走後。天下醫道繁雜。不一一見識,是很難知道,輕重的。五年,最少五年,不放在身邊五年。見識不夠,那是要出人命的。”

何夕說道:“我的意思是,是針對尋常病症,獨立開方。”

戴原禮大吃一驚,說道:“何大人,你這是什麼意思?天下間哪裡有尋常病症?人體陰陽有別,體質各異。一人一病,萬人萬病各有不同。五年磨礪,磨得第一是見識,第二醫理。什麼是知道因人而異,對症下藥。這才能出師。”

“病理有常,病症無常。尋常病症,這四個字。要是我弟子說出來,我非要罰跪不可。”

何夕被戴原禮訓斥了一段,心中卻也知道戴原禮說的不錯。

前文說過,中醫藥理,不過是扶正祛邪這四個字。將人體看成一個整體,每一次生病都是整體出了問題。就要進行調整了。但是怎麼調整。就要看怎麼看待這個問題了。

很多時候,在中醫上,看上去同一種病,同一個郎中看,就看不一樣的方子。是因為辨證不同。

每一個人的體質都不會完全一樣,即便是同一種病在每一個人身上,都有不同體現。後世醫生也說,病人不會按照教科書上的生病。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。

但是何夕也不能算錯。因為何夕想要的,是大量培養一些有相當醫術的基礎醫生。但是戴原禮是何許人也。放在後世,就是大國手,他對弟子的要求,即便不能如他一樣是國手,但是總不能去鄉鎮衛生院當醫生吧。

而何夕想要的恰恰是後者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