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四十八章 送弟子之漠南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四十八章 送弟子之漠南

聚寶門前,何夕把酒相送,說道:“兩位此去萬里,定能建功立業。”

練子寧舉杯說道;“學生牢記老師教誨。不會忘記了封侯之賞。”

黃子澄說道:“我沒有那麼大的野心,但是為朝廷盡心竭力,安定漠南,不敢人後。”

三人對飲之後。

又有其他人來送別。明鑑堂大多數學生都來了。一行人一一送別,讓練黃兩人都喝醉了,隨即被隨行護衛的錦衣衛送上了船,這才散去。

何夕看著兩人遠去的船隻,久久不能釋懷。

何夕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感受。

忽然覺得練黃兩人,就好像種子一樣,忽而飄落在北方了。而自己就在大明朝生根發芽了。而且明鑑堂只要還在,就有源源不斷的學生出仕。不用數年,何夕在朝廷之上,就不是無根浮萍了。

但是事情也都是相對的。

何夕透過這些弟子,在大明紮根。同時也負擔起這些弟子未來的前程。他也成為這些弟子在京城的靠山。將來他的弟子立功升官什麼的,何夕能不給他們爭取嗎?

如果不爭取的話,人心散了,隊伍就不好帶了。

如果之前,何夕在大明朝廷上,更多是一個旁觀者。而今隨著他學生越來越多。他已經失去了旁觀者的身份,必須下場。如果之前,何夕的政治對手,也就宋訥一個人,要麼劉三吾這些清流。但是接下來將會有更多更厲害的對手了。

何夕覺得自己肩膀沉甸甸的。

“何大人。”劉崧咳嗽兩聲說道:“我有一件事情,請大人行個方便。”

何夕從自己的沉思之中驚醒過來,立即說道;“劉大人請講。”

劉崧說道:“我在家鄉有一位故人之後,身世堪憐,但是學業非常好。而今身份尷尬。我想請大人開恩,讓他來明鑑堂旁聽,即便做僕役也行。”

何夕說道;“此人是何人?”

劉崧說道;“他叫楊寓,今年十六歲。他父親死得早,母親改嫁給羅姓,前些年祭祖的時候,羅家在祭奠自己祖先的時候,他還小,自己給自己祖先祭奠。羅家人問他,他說他姓楊,不姓羅。”

“他的繼父沒有怪他的。依然讓他在羅家讀書。但是,大人想來也明白的。這孩子在羅家實在是------”

劉崧嘆息一聲,雖然沒有說。但是何夕也是能夠理解的。

古代的宗族意識要比後世強太多了。如果這孩子願意改姓羅,以羅家人自居。繼父未必不能照顧。但是他既然在祭祖這樣場合說自己姓楊。羅家的很多待遇,自然不能給他了。

甚至他在羅家的地位也會相當的尷尬。

可以說,他在羅家一天,他母親尷尬,他繼父也尷尬。

何夕心中暗道:“這楊寓想來是一個無名之輩。但是劉崧資格老,在很多事情上幫了我很多,是需要拉攏了。不妨給他一個面子。”何夕說道:“劉大人,何出此言?是劉大人故人之後,也就是我的晚輩。豈能在明鑑堂當僕役,傳出去了,豈不是我何夕薄情寡義。這樣吧,陛下正好要擴建明鑑堂。我給一封薦書,讓他參加這一次考試。他如果能過了。國子監的名額,我去辦。如果過不了,也可以以劉大人的弟子名義留在明鑑堂。畢竟劉大人年紀大, 身邊有幾個弟子照顧,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。”

“劉大人覺得行嗎?”

國子監名額,對於劉崧,乃至外朝大臣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。因為他們插不進手。但是對於何夕來說,卻是很簡單。他在朱元璋面前說一句話就行。即便不透過朱元璋,他也是有辦法。

因為朝廷皇親國戚,都有廕生名額。何夕作為安慶公主駙馬,這個也是可以有的。何夕又沒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