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四十八章 送弟子之漠南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有孩子,也沒有親戚,也就沒有多在意這個。而今想要,打個招呼,就能補上。

卻是劉崧永遠不能做到的。

劉崧說道:“那就多謝了。如此我也能對得起這孩子了。”

其實,何夕不知道,這個楊寓就是楊士奇。明初好像有一股風潮,那就是以字行。士奇是他的字,楊寓是他的名字。在很多時候士奇用得多,名字反而不顯了。

劉崧與楊士奇關係並不是多密切,他倒是與楊士奇的父親有過交際,但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。並不是太熟悉。但是楊士奇有神童的美譽,劉崧是親眼見識過的,也知道楊士奇最近的尷尬。還知道楊士奇為了擺脫這種尷尬,準備遊學。

他也是看出明鑑堂的前途,更願意提攜及家鄉後輩。這才推薦了楊士奇。

歷史上楊士奇飄零兩湖之間,到了建文年間,才被舉薦出仕。何夕在大明時間越長,影響也就越大,會改變很多人的命運。楊士奇僅僅是其中一個。

說了楊士奇的事情,劉崧有些欲言又止。

何夕見狀,說道;“還有什麼事情?”

劉崧說道;“按理我不該說,但是人老了,年紀大了,很多事情都不忍心了。丁顯這孩子,該怎麼辦?”

何夕想到丁顯,也嘆息一聲,每一個老師對自己最初的學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。何夕也是如此,作為何夕第一批學生之中,最出色的三個人。練子寧,黃子澄,丁顯,在何夕內心之中都是有分量的,但是奈何,朱元璋一錘定音,何夕也沒有辦法。即便何夕有辦法讓朱元璋回心轉意,但是何夕也不值當為丁顯這麼做。

丁顯明顯是投機小人。這樣的人不值得何夕付出這麼多的代價。

只是何夕也不忍心。畢竟親手教導過的學生,天資聰慧。也算是一個人才。這樣費了有一些可惜。於是問道:“他還在明鑑堂?”

劉崧說道;“在,不肯走。”

何夕說道:“那我見見他吧。”

------

明鑑堂中,丁顯撲通一聲跪在地上,抱著何夕的大腿說道:“老師,學生知錯了,學生知錯了。還請老師看在學生之前情面上,救一救學生。”

何夕見狀,微微皺眉,心中不喜,說道;“且起來。這樣像什麼話。”

丁顯這才起身了。

何夕見狀說道:“你的事情,是陛下定下來的。除非陛下開口,你這輩子就不要想入仕的事情了。不過,這也不是不可挽回的。”

丁顯又跪了下來,說道;“請老師指點迷津。”

何夕說道:“只要你能立下一些功勞,在陛下那裡老師定會為你求情的。但不管怎麼說,你要有功勞在身,老師才好開口。”

丁顯說道;“那弟子該如何立下功勞嗎?”

何夕說道:“你去葛天工那裡幫忙一陣子,老師定然不會忘記你的。”

葛天工在明鑑堂也是被排擠的存在。也是,區區一個工匠,如何能與他們這些天之驕子相提並論啊?不過,葛天工也算刻骨,再加上何夕給他開小灶,惡補了很多東西。但是後來葛天工強烈要求,不來明鑑堂了。因為葛天工覺得兩方格格不入。而何夕也覺得,明鑑堂畢竟是文科。葛天工也不需要深入瞭解什麼歷史。也就任他為之了。

只是另外一件事情讓何夕上心了。

那就是辦另外一所學校,理工學校。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第一件事情何夕就遇見問題了。那就是老師的問題。

有學問的,才不願意去給工匠上課。沒有學問的何夕也不需要。一時間何夕空有想法,一點頭緒都沒有。

而今丁顯卻是可用之才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