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三十章 杯酒釋兵權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還有賦役的均平,讓天下每一個人都承擔賦役。一個承擔的就少了。
但是功臣集團們想要的,與朱元璋大政是完全敵對。
一個人要幾百頃地。淮西集團將領,能排得上號的,有幾百人。都這樣,且不說大明朝廷虧損多少賦稅。單單說這個帶頭作用,上行下效。他們這樣做了,下面能不學樣。
一旦形成風潮。即便朱元璋也未必能管得住。
更不要說,朱元璋答應了。這些人就能消停。
什麼叫做得寸進尺?什麼叫做貪得無厭。
朱元璋對人性把握得很清楚。一旦承認,這些功臣們因為功勞有特權。給予讓步。很多時候,不會讓他們滿意,反而喂大他們的胃口。他們打天下有功,該榮華富貴。這天下是他們打下來的。難道不應該聽他們的話,為什麼要聽那些大頭巾的。有了經濟上的特權,難道不應該有政治上的特權。
總之,一句話。
雙方最大的分歧是,朱元璋覺得,這天下是俺老朱的。淮西集團很多人覺得。這天下是朱家,但是也是我們打下來的。你朱元璋吃大頭,我們不能吃小頭嗎?
其實,朱元璋其實並不是一點特權都沒有給這些勳貴的。否則他們頭上的爵位,是怎麼來的?爵位本身就帶有經濟與政治上的特權。但是,這些人並不是如湯和那麼知足。大多心存不滿。
當然了,其實在湯和這個角度來看,最重要的是與皇帝的關係,而不是那些有的沒的,其他的東西,多一點少一點,無所謂。只要與皇帝關係好,什麼東西沒有。
但是淮西集團很多人,與朱元璋的關係雖然好,但好不到那個份上。所以他們才想要更實惠的東西。
當然了,還有一點小小問題。那就是朱元璋本性有點摳門。朱元璋認為給足的東西,別人可不這樣看。
就好像大明俸祿。朱元璋制定大明俸祿,雖然少。但是朱元璋不欠俸,逢年過節,還有獎金。都是給足了。所以洪武年間的官員俸祿還過得去。但也僅僅是過得去而已。到了永樂年間,明成祖就將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充俸祿不說,居然還發寶鈔。朝廷官員一下子就過不下去了。之後更是等而下之了。
而給這些勳貴們的待遇也是一樣。
朱元璋給自己兒子,先是數萬石年俸。後來覺得多了,改為萬石。但是勳貴之中,第一功臣徐達,年俸才五千石了。李善長四千石。公爵們大概在兩千石以上,五千石以下這個區間。侯家們,大多在一千石以上,兩千石以下這個區間,或許能多一點,在兩千石以上。不會超過三千石的。至於伯爵,就千石以下。劉伯溫才兩百四十石了。
或許有些人覺得不少了。但是實際上並不多,不要說與親王相比。就拿與漢代相比也不多。
大明一個小縣,一般賦稅在萬石上下,萬石以下的縣,幾乎都是地勢特別重要,否則不會單獨設縣的。也就是說,即便是徐達。也不如漢代所謂萬戶侯。因為在漢代的上縣,也不過萬戶。
徐達多少不去說,這沒有意義。主要是下面的功臣嗎。拼死拼活,出生入死。就幾百石俸祿。
還有種種限制,不許干涉有司,不許兼併土地,不許私役士卒,等等等。這個不準,那個不許的。這些驕兵悍將,能滿意才怪。
而朱元璋這裡,覺得這些人當初都是泥腿子。比如陸仲亨,當年家破人亡。衣不蔽體藏在草叢之中,朱元璋招呼他跟自己走。才算是活了下來。而今,封侯有爵位,幾乎什麼都有了。還想要什麼?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