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四十章 為你著想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,靖江王也不能說什麼。
而這個時代,幾十年間建成一的,就相當不錯了。就以臺灣開發經歷來說,很長一段時間,臺灣的重心就在臺南。臺北不過幾個寨子而已。
但是何夕分析過,臺北有臺北的好處,臺南也有臺南的好處。
臺北最大的好處是礦產豐富,有煤鐵。有發展工業的基礎。但是臺南也有好處,臺南可供開墾的土地很多。足夠養活更多的人。
但是何夕最後選擇臺南,卻是因為臺南的地理位置。
因為何夕對海上經營方向,明顯偏南。所謂東西洋航線之中,東洋僅僅有日本,最多加一個朝-鮮。體量有限,而南洋,乃至西洋就不一樣了。更不要說有倭寇這種東西。
既然選擇了南洋方向。何夕自然覺得這個港口,放在臺南,比臺北好。
而且基於靖江王的小心思,何夕覺得,讓靖江王發展農業,比工業好。畢竟農業,或者說種植業,其實也很賺錢的。
不過,這一切都定下來。靖江王就藩這一件事情,就事不宜遲了。
何夕籌備了一個多月。從浙江,福建兩府弄來了十幾萬石的糧食作為經費。
方關這一段時間,也將方家舊部召集了不少。再加上湯和直接從水師之中抽調的水手。就將靖海商號的船隊組建完成了。
也不知道是湯和故意的。還是別的原因。反正這些從衛所之中“買”的船隻,上面的各種火炮,以及其他火器都沒有撤下來。靖海商號的水手們,一個個操作都很溜的。
當然了,這樣做有好處,也有壞處。
何夕看來,最大的壞處。這些船隻都不是作為經商而用的。船隻承載能力有限。不過 ,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瑕疵而已。
這一次出航,幾乎所有相關人員都在。
何夕,靖江王不用說了。
何夕不親自走一趟,自己不放心。而靖江王即將長久地居住在臺南,而今被稱呼為靖江。畢竟因為靖江王的到來,只能稱呼為這個名字。
陸仲亨也來了。不過,他很低調,只是做尋常將官的身份來了。並沒有擺吉安侯的排場,特別是他與中下層軍官,不知道說了一些什麼。立即就好在一起了,勾肩搭背,不知道的,以為他們是多少年的同袍。
可見陸仲亨多少是有點東西的。這種迅速與士卒打成一片,也是一種能力。
湯和對這一件事情,本來就不大上心。
他這一段時間常常憂心忡忡,蓋因他給朱元璋的計劃,似乎有了效果,吉安侯來了,又好像沒有效果,僅僅是吉安侯來了。他擔心有別的事情發生。時常憂心,比起他擔心的事情,區區一點錢,根本不算什麼。
總而言之,真正負責這個商號的是何夕,不僅僅何夕代表大股東。也是因為大家相信何夕能搞到錢。
何夕也將商號的架子搭起來了。
他準備了一內一外兩個掌櫃。
內掌櫃伊滿。就是金陵伊家的家主。他需要做的事情,就是負責商貨,不管是從內地籌備商品,還是派人將貨物賣出,整個賬目,這一條線都是伊滿的。
何夕是相信伊滿作為金陵首富的手段與影響力。再加上伊滿的商人身份,他不敢在賬目上搞名堂。
至於外掌櫃就是戴名世。他不直接負責商業,他負責的是安全問題,打通商道,打好關係,船隻平安地回來,已經掌管船上的武裝力量。這都是戴名世的事情。
這兩條線,互相平衡,互不干涉。當然了,在海上船長為大。但是船長也不能肆意干涉生意上的事情。
不過,而今掌管這一支船隊的人是方關為首的方家團隊,而不是戴名世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