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六十二章 工理學院開張了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六十二章 工理學院開張了
“大人,請看。”李治之說道;“此乃長江之中,居高望遠,臨江興嘆,乃是太平府一等一的好地方。”
何夕見狀,感嘆道:“的確是一等一的好地方。”
李治之為了給何夕拍馬,是下了大功夫了。這裡是一套整齊的院落,在江心洲上。雖然說來去都要乘船有些不方便的。但是對於讀書地方,距離城市遠一點,也不能稱得上不好。
這裡還有完整的學田。江心洲上有很多土地都歸江心洲書院所有。當然了,李治之也有一些借花獻佛。江心洲在長江之中,面積不小。但是有利就有弊端。
一旦長江洪水,雖然整個江心洲不會被沖垮淹沒。但並不代表江心洲上的土地不會被淹沒。
所以這些土地,也不算是好田。但是作為學田,支撐書院的用度,卻還是可以的。
但是李治之一聲令下,將江心洲書院變成了何夕的工理學院,雖然稱不上巧取豪奪。畢竟,而今大明才建國十幾年,所謂的地方士紳還沒有成長起來。大部分土地都是朝廷的。
李治之作為知府,自然是有權力調撥的。
只是江心洲書院的師生們,就不大願意了。
不過,他們的意願是來不到何夕這裡的,甚至連李治之這一關都過不了。
何夕也看出來,這原本就是一個書院,甚至前不久還有在這裡學習。畢竟有人住的房子,與沒有人住的房子。一眼就能看出來。不過,這裡符合何夕的要求,特別是李治之何夕看得臨江樓。三層建築,在江心洲最西端,遠遠眺望,好像長江之水,就在眼前一分為二。更有江風習習,比起火爐一般的南京好了不知道多少。
何夕說道:“那就多謝李大人了。”
李治之說道:“何大人,下官有事相求。”
何夕說道:“請講。”
李治之說道:“家門不幸,族中出了逆子。犬子數人資質魯鈍,不堪教導,下官想讓他們在工理書院之中學一技之長。也算是安身立命之計,不知道大人------?”
何夕看了李治之一眼,心中暗道:“真會來事。”
五品官,一地知府。在大明雖然不算高官,但是絕對不能算小官了。他們的權力, 政治影響力。即便不違法亂紀。也足以將全家人安排好了。還需要什麼一技之長,安身立命之計。
說來說去,這李治之,還是想辦法拉近他與何夕的關係。他未必看得起什麼工匠之學,但是這不重要,只要何夕看重就行了。官場上為了獻媚上官,無下限的人不知道有多少。
甚至將老婆送給上官的。這才到哪裡了?
何夕說道:“沒有問題,讓他來便是了。”
李治之千恩萬謝地走了。
安慶公主這才過來說道:“這個地方不錯,太平知府有心了。”
何夕說道:“我就怕他有心啊。”
官場上不乏削尖腦袋往上爬的人。只要能往上爬,什麼事情他們都能做得出來。而就變法這一件事情來說。最缺支援變法的人手。何夕夾帶裡乏人。而如果接納李治之的話,李治之也是一府知府,在何夕運作之下,一兩年做一省布政使,並非不可以。
但是王安石的前車之鑑。在哪裡放著的。
雖然王安石變法初衷是好的。但是新黨大部分人明顯比舊黨的更沒有道德感。為了做官而做官,什麼變法不變法,不過是榮華富貴的工具而已。
而今,何夕越發理解了朱元璋一直按兵不動,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。
這事情真是急不得。
------
此刻的李治之正在訓斥自己的兒子,說道:“你記住了。不要再想什麼孔子孟子,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