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十四章 書成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批閱完了。這才將兩部書呈上。
朱元璋二話不說,推開手中的事情,細細看了起來。何夕只能站在一邊等候。有些無聊的何夕無意將目光轉到書案之上,他忽然看見一絲金光,定睛看過去,卻發現了一支金筆。
與何夕看到的款式一模一樣。
何夕心中暗道:“沒有想到,朱元璋也用這個。”
“這東西,是你們常用的筆嗎?”忽然一個聲音傳來。正是朱元璋,卻發現朱元璋並沒有細看,只是粗粗翻閱了一下。在朱元璋看來,這裡面很多東西都是需要揣摩的。
似乎是後世知識得到太容易了。以至於後世很多人讀書習慣與古代人截然不同。很多古人一輩子能讀的書不過幾十本上百本。所以每一本書都深讀細讀過。甚至凡是讀過的書,都能誦詠之,也很正常。
朱元璋對何夕這兩本小冊子的態度,也是如此。
一方面,他想從這些東西,去感悟後世的種種。反思他而今的政策。而另外一方面,朱元璋也反省想證明一件事情,那就是何夕是不是在信口雌黃。說實話,如果不是朱元璋那日親眼看見,何夕從虛空門戶之中摔了下來。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想象,如此荒謬的事情發生。
再加上朱元璋原本就多疑的性子。讓他完全相信如此離奇的事情,實在有些不大可能。
所以,他想從何夕手稿之中。找破綻。
這書,他不急於今日讀。只是草草翻了一遍,就看見了何夕目光落在金筆上。
何夕說道:“說常用也常用,但是近一二十年,用鋼筆的人,也越來越少了。都是用圓珠筆,中性筆。”
朱元璋說道:“鋼筆?這筆在你們哪裡是用鋼做的?”
何夕說道:“這其實是西人發明的筆,西人古代,也就是現在,他們都用羽毛筆,就是拔下飛禽的羽毛,上面打孔,然後蘸著墨水寫字。到了後來,科技發展才有人發明出鋼筆。應該是用鋼造的吧。具體我不清楚。不過,我帶來一根中性筆,陛下也是見過的。我來之前大多都在用中性筆了。”
“而且因為工藝的問題。這筆老出毛病。而後世的鋼筆,可沒有那麼多的毛病。一根鋼筆能用好多年。”
朱元璋拿起金筆,在面前的紙上寫了幾個字。
縱然朱元璋沒有學過硬筆。但是朱元璋也是練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毛筆字。自言自己的毛筆字,能夠出去見人的地步。雖然談不上多好,但想來比後世的書法愛好者要勝過許多。畢竟一個是愛好,一個工作技能。
但凡毛筆字寫得好的人。寫硬筆一般都不錯,畢竟漢字是一樣的。甚至寫毛筆字的人對字形架構等方面,比寫硬筆的人感悟更深。
朱元璋就是這樣。
寫出來的字,剛硬深刻。倒也不差。
朱元璋說道:“這筆,倒是不錯,只是毛病太多了。還要用金子打造,天下方定,百業待興。容不得鋪張浪費。你在宮中尤其是這樣,豈不知楚王好細腰,宮中多餓死。今後這筆,你只能私下用,還是好好練你的毛筆字吧。不能一直這樣。”
“是。”何夕說道。他心中暗道:“看來,我一定要在毛筆字上下功夫了。”
此刻的朱元璋好像真是何夕的長輩一般,言語之中,有一些溫情,說道:“不過,此事不急。你前段時間,獻策有功。而今獻書有功。俺不能不賞。我又不知道,賞你一些什麼。今日,你自己開口,想要什麼,儘管開口。”
“我想要什麼?”何夕一愣。
朱元璋說道:“對,你想要什麼?”
朱元璋如此問,也是有深意的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朱元璋雖然不願意,但也不能不相信,眼前這個人,很可能真的是從後世來的。如果說之前他說的那些歷史是佐證之一,而今鋼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