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零五章 以靜制動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一百零五章,以靜制動
錢?滿刺加雖小,國雖貧,但滿刺加國王,不是缺錢的人。
美色,這個根本不足以影響國家決策。
何夕想來想去,只有保證與互信了。
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互信來。
滿刺加王不再是大明體系之外的人。而是大明體系之內的人。而且是大明體系之內最尊貴的一撥人,那就是宗室藩王。
這個身份給滿刺加王帶來很多的好處。
首先,那就是安全保證。這個之前提過了。就不多說了。
其次,就是話語權。滿刺加王在南洋的地位,不再是僕從國,而是有相當話語權的藩王。
然後,就是滿刺加王內部穩定。既然滿刺加王已經是宗室了,那麼他的地位受到大明的保證。如果為子孫後代著想,這甚至比大明提供的安全保證更重要。畢竟,在南洋這個地方,國王也未必能將王位傳給兒子。
但是有大明的保證就沒有問題。
何夕覺得一封詔書,如果能將一個國家,哪怕是一個小國,死心塌地地投奔大明,那這封詔書就沒有白寫。至於許諾的一些承諾,比起大明得到的利益,還真的算不了什麼。
楊寓見滿刺加王完全沒有明白,這封聖旨的意義,立即低聲在滿刺加王耳邊耳語了一番。
滿刺加王聽了,大喜過望。他立即用生硬的漢語,說道:“小王,謝過大人。”
滿刺加王聽得懂漢語,說不好。同時也不會寫。畢竟漢人作為海商已經活躍在南洋很長時間了。可以說不可忽略。滿刺加王懂一些也很正常。
何夕立即回禮說道:“郡王,今後這漢語也需要好好學。”
滿刺加王說道:“一定,一定。”
何夕說道:“只是事情倉促,藩王該有服色。我沒有帶來,只是委屈了王爺了。”
滿刺加王,不,大明忠顯郡王朱滿,結結巴巴地說道:“不委屈,不委屈。”更多的話就說不出來了。就要靠通譯了。
經過這一件事情之後,朱滿對大明態度大為轉變,最少不反對大明勢力進南洋了。因為他而今已經是大明的一分子,即便大明進了南洋,他的利益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了。
反而更多得好處。
大家重新坐定,才商議起眼前局面了。
楊寓先說道;“爪哇西王已經屯兵多人,雖然可以出兵渡海而來。甚至現在可能已經出動了。大人不可不備了。我們用了種種手段遮掩,但是爪哇使臣之死 ,依然是遮掩不住的。”
何夕對眼前的局面並不是太吃驚的。
大明遠,而爪哇近,爪哇比大明反應快, 是理所應當的。甚至在大明軍隊到達南洋之前,滿刺加國都已經不復存在的情況,何夕也是有預案的。而今的局面雖然不能算大好。但顯然不壞。
何夕說道:“舊港情況如何?”
楊寓說道:“舊港封城好些天,根據有些人的說法,舊港一番廝殺,損失慘重。一段時間之內,陳祖義是不會有什麼動作了。”
“大人,我們該如何應對這個局面?出兵嗎?”
朱滿也結結巴巴地說道:“小王可以出兵。”
要知道,在此之前,朱滿可是一點出兵的意圖都沒有,甚至還思量如果大明要自己的出兵怎麼辦?不想深度參與這一件事情,為的就是如果有一天,大明離開了南洋,他還可以想盡辦法,求得爪哇的原諒。
而不是與爪哇結下死仇。
而今作為大明藩王,他自然想讓大明在南洋的勢力越大越好,他好能分一杯羹。他很明白,他即便是藩王,也是假的。想在大明分一些利益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但是在南洋卻不一樣,如果大明在南洋僅僅一個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