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七十章 遼東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七十章 遼東
何夕說道:“父皇,我不想讓朝廷來做,原因有這幾個,第一,目的不能混淆,我們是為了遼東運糧食,而不是賺錢。甚至有可能的話,我們在大木的價格上能再壓一些,甚至賠本賣。但是這裡賠的錢,如何換算成為海運的成本,我們還有得賺。”
“第二,即便是為了賺錢。這一件事情也不應該由朝廷經營。如果朝廷經營,首先是增加船隻。增加人員。一旦將來有些變故。比如鴨綠江兩畔的大木不夠了。這一整套體系都會賠錢。朝廷能隨便裁撤嗎?但是對於商人。根本不用管。”
“有些事情朝廷必須要做,但是有些事情朝廷不需要親自去做。比如不管怎麼樣?哪怕海運船隊賠錢。朝廷也應該維繫一支海運船隊。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掌控一定的糧食運輸份額。但不需要全部都自己包辦的。只會讓成本無限地增高。”
“第三,這也是培養海上力量的一種。”
其實何夕還有很多沒有說,比如在大明體制之下,管營的種種浪費與驚人的貪汙。這些東西總是不好提的。
朱元璋說道;“其實你的方案與海外貿易的方案大同小異。甚至民間的船隊都有了,你不在寧波這一段時間,寧波成立了大大小小二十多個海外商號,單單保證金就也到寧波三十萬兩。總計有船隻一百多艘。合計總噸位,三萬多石。真有錢,朕都不知道,他們哪來的這麼多船隻。而今錦衣衛密報,東南幾乎所有船廠都有單子,甚至龍江船廠也有幾艘不在冊的船。”
其實這也是朱元璋要何夕回來的另外一個原因。
某些人太瘋狂了。
可見陸仲亨這樣的人在勳貴之中,也不在少數。或者說,很多人或許不如陸仲亨那麼貪財。但是有些反應過度了。怎麼樣的反應過度?
朱元璋的性格,很多人都知道的。
朱元璋既然用海貿,作為交換兵權,或者放棄某些特權的好處。很多人想到首先應該是敬酒不吃吃罰酒。所以,他們不管願意不願意都要積極地面對。切斷自己與舊部的聯絡,或者乾脆將自己的鐵桿派到船上去。等等。
這兩邊加在一起,就造成了朱元璋看到的樣子。
一部分是真貪財,要錢不要命。一部分是假裝貪財,表示自己要錢不要權。
朱元璋的話語一轉,說道:“只是我沒有記錯的話,海上的商船都可以攜帶武器,甚至搖身一變,就是戰船。甚至這些大船要比大明水師的船都大。如果他們有了異心,該怎麼辦?南京可是在長江邊上,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,滿清末年,西夷的戰船可就停在南京外面。”
朱元璋的疑心病又犯了。
商船其實也可以當作武裝力量的。而且能夠遠洋的商船,要比在近海的水師船隻要好。這也正常的。
如果朱元璋不認識海上的力量,他不會這樣想。正是讀過了大航海時代的種種。知道幾艘船就能決定一個王朝的命運。這才有了經營海上的想法。更是因為如此,看見這麼多海上力量都放給所謂的商人們。不,還是武裝商人。
他心中越發犯嘀咕。
其實,也是朱元璋對海上力量,不能正確地估計。
雖然都是船,但是船與船是不一樣的。特別是火器的發展,讓戰船的戰鬥力大大提升。而今大部分商船,其實是沒有這樣的力量的。
何夕說道:“陛下,其實這裡也有人心向背。只要朝廷秉承正統,人心歸附。海上區區船隻是算不了什麼的。這些都是朝廷的助力。”何夕偷窺朱元璋的臉色,說道:“如果陛下不放心,其實朝廷可以經營水師。不是而今的海防水師,而是直屬朝廷的遠洋水師。”
朱元璋臉色動都沒有動一下,說道:“朕正有此意。你覺得這水師派誰去建設比較好?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