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六十五章 穿山走林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六十五章 穿山走林
沒錯,鴨綠江東岸,門圖江以南,這一片區域,就是滿洲女真原本的生活的地方,後來被朝-鮮人趕走了。不過,至於這裡的女真人有多少,又有多少人能為我所用,就不知道了。
這裡在明末就是寬甸地區。是有名的人煙繁盛。只是一百多年前,如此荒涼。連找一些人手都找不到。
何夕心中煩惱之餘,也定下了之後的行程,何夕說道:“我必須親自過去看看,如此我心中才算有底。成與不成總是要搞明白才是。”
葉旺說道:“大人,鴨綠江兩岸,山高林深,人煙稀少。有一個萬一,瀋陽這邊也來不及救援,大人千金之體,如何能蹈此險地。請大人三思。”
後世的國境線,在這個時代是很罕見的。最少大明與周邊國家之間界限,更多是一片緩衝區。並沒有清晰的一道界線。
而這一片區域在大明就是邊緣地帶的邊緣地帶,否則後來也不會輕易地將雙城總管府基礎上建立的鐵嶺衛。給遷徙到現在鐵嶺的位置,實際上鐵嶺這個名字,就是指朝-鮮境內一座山。
後來的鐵嶺不過因名而已。
這樣的情況下,葉旺很難保證何夕的安全。
何夕一擺手,說道;“我想葉老將軍總是有辦法的。對吧。”
葉旺看著何夕,深吸一口氣,說道:“是。”
既然何夕已經決定,葉旺總不能說不能保證何夕在大明境內的安全吧。這不是承認自己無能嗎?
只是這個決定,委實不是葉旺所想看到的。
------
何夕在瀋陽逗留數日。也明白了葉旺為什麼為難。
因為葉旺從瀋陽各地抽調精銳騎兵,足足有千騎。都是遼東軍精銳。雖然說遼東都司有二十多個衛所。總共十幾萬人之多。但是精銳騎兵也沒有幾萬,而這千騎是精銳之中的精銳。
可以說即便葉旺親自上戰場身邊的護衛,也不過如此了。
只要不遇見敵軍大兵合圍。不管遇見什麼樣的險境。也能護衛何夕衝出來。
只是何夕看到背後極大的代價。
如果何夕來遼東之前,並不會覺得怎麼樣。但是摸清楚了遼東的家底之後,才知道這是多大的代價。
人吃馬嚼的還在其次,這些精銳騎兵一般都放在各種險要之處,甚至有些是深入草原的夜不收。這些精銳忽然間得調動。打亂遼東很多計劃。而且額外增加的這一次準軍事行動。
遼東的物資都是朝廷千里迢迢運輸過來的。而今還不算夠用,要為未來遼東大戰屯兵積穀。不能如此浪費。
可見葉旺努力地學習做一個弄臣。但是底色已經是一位將軍。表面上的低頭討好,好學。但是骨子裡的諂媚,卻是很難低頭的。
何夕也微微有一些慚愧。
不過,這一絲慚愧瞬間不見了。不是何夕沒有同情心。而是何夕自信,自己所做的一定能給遼東帶來更多的好處。所以他這一行,雖然是勞師動眾。但決計不算浪費。
一行千餘人從瀋陽出發。沿著驛道往東南方向而去。
只是而今大明再到遼東也不過十年出頭,對遼東的基礎建設遠遠不夠。所有的驛道,幾乎沒有修繕的痕跡。與一些獸路沒有什麼區別。只是依照天然的走勢形成的一條路,騎馬倒是可以,但是如果乘馬車的話,估計就坎坷多了。甚至很多地方馬車過去有些困難。
放在後世,這完全是一趟,原生態的穿越之旅。兩邊都是重重山林。鳥語花香,時不時有大大小小的動物,從偷偷看著這些人類。
一切好像都美好。
但是何夕一天路程,都沒有見過一個活人。甚至當天夜裡,也要在荒郊野外安營紮寨。那一種深刻的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