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五十六章 開發東北最大的困難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加上船隻越來越大,對港口要求越來越高,營口興起,牛莊落寞的戲碼也就上演了。

不過,此刻牛莊港就是一個水陸驛站。

並不是太大。

所謂遼河水運,聽上去很厲害,遼河有上千艘船。但是遼河本身就有千里了。再加上遼河情況,船隻都不會太大的。遼河的運載量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
何夕與他的隨從,分乘五艘船。

無他,何夕的隨從又增加了。

何夕自己的護衛與幕僚等等。大概有兩百多人。但是知道何夕要從水運到瀋陽之後,遠在瀋陽的葉旺更是快馬加鞭,下達軍令,抽調一個百戶護送。

不由得葉旺不緊張。

此刻的大明是沒有長城的。大明與殘元之間,也沒有實質性的邊界。而是大量的緩衝區,就好像大軍進駐漠南,不代表完全控制漠南了,漠南是一片大草原。有無數個進出口。除非修一道圍牆,全部包起來,其實抵擋不了敵人的進入的。但是漠南草原上修建了很多城池,韃子膽子再大,也不敢輕易越過這些城池南下,因為很容易抄後路。

遼東也是如此。

而今大寧都司,也就是遼西一帶,已經是大明控制之下了。看似大明的邊疆向北面推進了很遠。但實際上,遼東都司面對的是北方殘元的遼陽行省。

當然了,殘元的遼陽行省,不過承一個名字,駐地不在遼陽,而是在肇州。就是哈爾濱以西的地方。

而從殘元的遼陽行省到遼河西岸,並沒有一個軍事上的防線。

畢竟遼河西岸是大片沼澤地。因為千百年來往,也有幾條路可以通行。但是在沼澤之中駐軍,卻是很難的。未來維繫遼西走廊,就有很多千戶所,城牆外面就是沼澤。

但遼西走廊,好歹是在幾千年的演化之中,逐漸從沼澤變成了陸地。而在沼澤深處駐軍,難道要比這更難。

所以,遼河實際上就是大明的實控線。在遼河以東,大體上是安全。但是在遼河以西,不能說不安全。只能說是緩衝區。是敵可往,我亦可往的地方。

以葉旺在朝廷上比較尷尬的地位。如果何夕在遼河上出了事情,那麼掉了一根汗毛。

葉旺的事情就不小。

所以,這才緊急調撥軍隊護送。

不過,大明軍隊自有章程。即便在邊疆地區,軍隊也不是能胡亂呼叫的。只能派一個百戶精銳,先行護送,後續還有安排。

這對何夕是小事。畢竟他身邊的護衛,都是鑾儀衛出身,天下精銳中的精銳。而且遼河東岸也都有軍堡,可以暫避。再加上何夕的船雖然小,但是韃子連船都很少,打水戰,他不覺得有什麼問題。

而且這年頭訊息流通很慢。他的身份與重要性,估計還傳不到韃子那邊。

他一直在觀察遼澤,甚至冒險深入其中。

除卻幾條路之外,想要通行,就必須用稻草樹葉土包,一層層墊出一條路來,傳說,唐太宗時候徵高句麗,就是硬生生從這裡墊出兩條路出來。更不要說,而今是夏季,這種沼澤之中,蚊蟲之多,比臺灣更深,一層層蚊子,幾乎是要吃人的節奏。

何夕一個不小心,身上也捱了好幾下,出了好多大包。最後也只能躲在船艙之中,放下重重紗窗。用以抵擋蚊子。

何夕雖然渾身發癢。但是他並沒有注意自己身上的情況,更多是在嘲笑自己。

嘲笑自己的白痴。

如果有一件事情,你看起來很顯而易見,但是古人卻沒有做。最有可能的原因,是有你不知道的因素阻礙了這個想法。其次才是古人在思路上的缺陷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