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五十七章 三千年遼澤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何夕其實也明白,他只是想姚廣孝這裡聽出不一樣的策略而已,聽姚廣孝說這些,有些失望地說道:“真的沒有辦法嗎?”

姚廣孝說道:“如果將這一項工程綿延幾十年,上百年完成。令百姓代代為之,或許可行。但是”姚廣孝苦笑說道:“天下之間,哪裡有百年千年之政啊?”

其實,遼澤雖然因為自然環境的緣故,漸漸變小,真正讓遼澤成為歷史的還是,闖關東。無數百姓向沼澤裡要田,終於將這些沼澤大體填平了。其實到了現在,這些溼地也不是完全消失了。都成為保護地,或者溼地公園了。

何夕心中暗道:“事情又繞過來。說到底是生產力不足。看來我又要設立一個課題了。”

何夕對姚廣孝的判斷還是比較相信的。不過,他也知道姚廣孝的判斷,是建立在這個時代的工程機械上。什麼工程機械,尋常農具而已,再加上畜力馬車等等。

要完成這麼樣的大工程。要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。

但是何夕要搞來後世的工程機械,寬兩百里,長一千里,看上去很多。但是搞來大量工程機械,或許也需要忙活幾年。但僅僅幾年而已。畢竟要求並不高。這其中的生產力水平相差太大了。

完全用人力,是絕對不行,要提高生產工具的水平。

甚至何夕還發現一個問題,那就是人力也成問題。

畢竟這是明初,不是明後期。也不是清中後期。

而今北方早就被打爛了。千里無人煙。需要遷徙其他地方的百姓去填充,雖然大明在冊六千多萬人口,或許有很多脫漏,但是即便上是比較準確的。但是六千萬人,對應大明這麼大的國土,總體上是比較缺人的。

想要遷移大量百姓勞作,是不大可能的。

人口即便短缺這個因素,對何夕來說,很難說是好還是壞。

人口短缺,讓何夕很多政策都會遇見瓶頸。比如海外封王。新靖江為什麼僅僅有數萬人。就是因為地方上根本不放人。除非朝廷下令必須遷徙。所以只能將靖江王的三護衛補全。連通家眷一起遷徙過去。

畢竟,明初的時候,整個衛所遷徙還是很常見的時候,畢竟草原上的這些城池。很多不是臨時建立一個新的衛所,而是將原來老衛所換一個名字安置在這裡。

更不要說,遷都北-京,更是一起遷徙了好多衛所。

而且,朱元璋唯一能做的時間,將靖江王三護衛補全。

很多時候藩王的三護衛是不滿編的。不是說藩王有三護衛,這三護衛,就好像滿編衛所一樣有五千六百人。而是因人而異,很多藩王的三護衛加起來,不足一個滿編護衛。

但是另外,這個情況不是沒有好處的。

從歷史的角度來看,人口增長簡直是爆炸一樣。而今六千萬人。六百年後,就十四億人了。但是從現實來看,人想成長起來,其實很難的,最少有十幾年才能成丁。

這是一個人小半輩子了。

而今何夕想做很多事情,需要大量的勞動力,生產力。而人口提升又緩慢。人力成本會緩慢上升。那麼節省人力的一些機械就會有市場。有空間。

而西方工業革-命,就是此為開端的。

一件事情,有利有弊。就看怎麼看了。

只是何夕看著茫茫遼澤,一時間想不出,他需要什麼樣的工程機械,挖掘機,卡車等等,這些東西,是他而今想都不要想的東西。

“或許是蒸汽抽水機?”何夕滿臉愁容,心中暗道。這裡課題的方向到底是什麼機械?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